[实用新型]茶鲜叶分选机无效
申请号: | 01247975.6 | 申请日: | 2001-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500397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7-17 |
发明(设计)人: | 谭和平;黄苹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7B1/22 | 分类号: | B07B1/22 |
代理公司: | 成都立信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江晓萍 |
地址: | 610066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茶鲜叶 分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分选机,特别涉及的是一种茶鲜叶分选机。
背景技术:
目前,手采鲜叶老嫩不齐,特别是不同的人采摘的鲜叶老嫩不致,机采鲜叶的老嫩匀度就更差。生产中为了提高鲜叶的匀度,采用验级和人工选叶的办法,验级中同一级别的鲜叶老嫩不齐。人工选叶的工作劳动强度大,效率低,成本高。尚无一种机械鲜叶在加工前进行分选,使鲜叶的老嫩匀齐,导致茶叶加工工艺技术指标的可控性差,机械化程度低,不利于提高茶叶品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能解决已有手采机械采叶老嫩不齐的问题,从而为解决茶叶加工程控化,实现名优茶的生产从采摘到加工全程机械化的茶鲜叶分选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茶鲜叶分选机包括机架,振动送料槽,置于机架上且位于振动送料槽出口处的通过传动机构受电动机带动的旋转锥筛,变频调速鼓风机,鼓风管一端与变频调速鼓风机出风口连接而另一端指向旋转锥筛的进料端,采用变频调速器调节鼓风机的风量,调节极方便,更加节能。
上述的振动送料槽底部有作为振源的芯杆式振动电磁铁,采用芯杆式振动电磁铁作为振源进行振动送料,可以减少与衔铁的撞击和噪声,振动电磁铁采用可变电阻降压或改变芯杆与衔铁间隙,可调节激活振动和送料量送料均匀,节能。
上述的芯杆式振动电磁铁包括振动电磁铁,一端伸入振动电磁铁中且可移动的芯杆,支承,支承上有弹簧与振动送料槽底部连接,调节振动电磁铁的激振力的大小或改变送料槽支承来改变振动送料槽的倾斜角度从而改变送料量。
上述的电动机输出轴上装有微型行星摆线针轮减速器,提高传动效率,节约能源。
上述的传动机构为链轮传动机构,包括与电动机连接的主动链轮,装在机架上输出轴上的输出链轮,套装在主动链轮,输出链轮上的链条,在输出轴上有传动轮,在机架上在与传动轮对应位置上有支承轮,旋转锥筛上装有周边与传动轮、支承轮接触的耐磨聚胺脂胶轮,旋转锥筛采用耐磨的聚胺脂橡胶轮驱动,使运转平稳,减少了噪音。
上述的变速调速鼓风机中的变频调速器装在夹固在机架上的支架上,避免振动。
上述的旋转锥筛包括锥筛支架,通过连接件装在锥筛支架上的至少两个筛孔大小不同的筛网,锥筛支架、筛网可方便拆换,便于更换使用,且将旋转锥筛作成至少两套不同的筛网搭配,分选前根据不同的鲜叶选配不同筛孔的筛网。
上述的振动电磁铁、变频调速鼓风机、锥筛传动电动机分别采用单相电动机,电源单一,更符合广大茶区农村使用。
上述的机架上位于旋转锥筛下部有分料槽。
参见图1~图5,使用本实用新型时,根据进厂鲜叶老嫩的总体情况,选配合适的筛网;依次启动振动电磁铁、鼓风电机和锥筛电机;将进厂鲜叶直接或用输送带投入送料槽且进入旋转锥筛中,茶叶叶片借助于鼓风机通过鼓风管送到旋转锥筛左端的风力向前输送。茶叶叶片在输送过程中,小叶片首先坠落于旋转锥筛左端中,然后较大的叶片坠落于旋转锥筛右端中,个别更大的叶片则吹送出旋转锥筛右端。可以通过变频调速器来调节鼓风机的转速,从而调节鼓风量,控制风力大小和叶片的吹送。坠落于旋转锥筛中的大小叶片,通过锥筛的旋转,借助于重力和风力向左向右运动。由于锥筛是有至少两种不同筛孔的网筛,左端网筛的筛孔较小,右端网筛的筛孔较大,故而茶叶叶片在旋转锥筛中由左向右运动时,通过左、右端不同筛孔被筛分为大小两级,再由机架上的分料槽集中,下落于分料槽下的承接容器中。而更大的叶片则通过旋转锥筛右端,落到机架端部的送料斜槽,再落到承接容器中。通过此茶叶分选机,能够成功地将采摘的茶叶筛分成三级不同大小的叶片。如一次分选后,某一级鲜叶仍不能满足加工要求,可再选择筛网进行再分选,直到满足加工要求。
本实用新型生产效率高,成本低,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机械化程度高,利于提高茶品质量,大大降低劳动强度,解决了手采和机采叶老嫩不齐的问题,从而解决了茶叶加工程控化,实现名优茶的生产从采摘到加工全程机械化。拆装方便,便于运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4为电气原理图。
图5为开关、指示灯接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未经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479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主板的安装定位结构
- 下一篇:电池检测用万能托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