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井下传感器单元无效
申请号: | 01247023.6 | 申请日: | 2001-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500804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7-17 |
发明(设计)人: | 肖竟平;万文曼;潭露怡;刘四欣;李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弘传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5/00 | 分类号: | E21B45/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思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平 |
地址: | 710001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井下 传感器 单元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井下勘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井下传感器单元。
目前较先进的产品出自美国TOMOSEIS和法国CGG公司的,但它们由于结构的原因存在着不足之处,分别叙述如下:①美国TOMOSEIS的产品单元中采用的是灵敏度较低、单分量的压力传感器,为提高灵敏度,需将多个单元串联使用,这多个单元串联后跨度有好几米,由于所采集到的数据并不是同一采集点的,误差较大,因此要进行复杂的处理;同时该产品单元必须附加单独的电路单元,造成结构复杂,连接点多,降低了可靠性。②法国CGG公司的产品单元采用的是灵敏度较高、三分量布置的速度传感器和液压推靠方式,传感段和推靠段两位一体,但该产品附加有独立的数传段和液压动力单元等,整个产品单元结构复杂,连接点多,可靠性低,同时制造、运输和使用成本均较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三位一体、灵敏度高,采集点信号集中且结构简单的井下传感器单元。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一种井下传感器单元,包括推靠段1、传感段2和数传段3,所述传感段2内设置有速度传感器,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推靠段1、传感段2和数传段3设于外壳4内联为一体。
上述传感段2的速度传感器按迪卡尔坐标系的三分量布置,每个分量上串联有两个速度传感器。
上述同分量上的两个速度传感器并列或首尾布置串联在一起。
上述传感段2包括设有穿线孔5的固定架6,固定架6上沿传感段2轴向设置有速度传感器。
上述传感段2与外壳4之间定位的装置包括由固定架6一端轴向穿入的顶杆13,与之垂直的沿固定架6径向表面设置的顶柱14,所述顶杆13与顶
上述顶杆13的锥面一端设置有导引顶杆13方向的导向定位套15,确保锥面一端沿正确路径位移,顶柱14在其推挤下向固定架6表面外移动顶住外壳4。
上述数传段3固联于传感段2的固定架6上,穿出固定架6的顶杆13经数传段3穿出,这样可在安装前先完成数传段3与传感段2的联接,然后将两者同时送入外壳4内后再拧动顶杆13定位。
上述传感段2的固定架6设置于与外壳4固联的万向架上。随时保证其三分量传感器准确定位。
上述数传段3固联于万向架外圈的固定支架上,方便与传感段2一起安装。
附图图面说明如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传感段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向视图;
图4是图2的B-B剖视图;
图5是图2的C-C剖视图;
图6是图5的局部D-D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数传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的E向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推靠段,2-传感段,3-数传段,4-外壳,5-穿线孔,6-固定架,7-Z分量速度传感器,8-X分量速度传感器,9-Y分量速度传感器,10-线路板,11-绝缘板,12-筋板,13-顶杆,14-顶柱,15-导向定向套。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弘传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西安弘传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4702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改进的柴油机气缸盖罩
- 下一篇:肠套叠安全整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