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360°全回转舵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1245889.9 | 申请日: | 2001-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482534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3-20 |
发明(设计)人: | 肖鑫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肖鑫生 |
主分类号: | B63H5/07 | 分类号: | B63H5/07;B63H2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任永武 |
地址: | 200237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360 回转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河机动船动力装置,特别涉及一种360°全回转舵桨装置。
中国专利第94206041.5及96211647.5号揭示了一种舷外机,其结构较单一,既未与舵系等联系,又未与柴油机的种类、位置、传动轴系相联系;且存在不适应当前对环境保护即在噪声、污染方面的要求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360°全回转舵桨装置,其加工、安装、操纵、维修更为简便,且可按不同吨位、种类船舶设计以适用各种内河船舶且可降低噪声、污染。
本实用新型的360°全回转舵桨装置,包括:固定在船艉部的桨舵回转体;驱动桨舵回转体中的中间传动轴的第一传动链;驱动桨舵回转体中包括舵系的回转部分的第二传动链;操纵驱动机构以及与柴油机连接的传动机构;所述桨舵回转体包括:一固定在船艉部甲板上的、由一上部壳体和下一部壳体组成的哈夫式上箱体;一与上箱体下端固定连接的固定套筒;一可旋转地安装在固定套筒套内、其上端伸入上箱体下端空腔内而其下端穿过固定套筒的旋转套筒;一固定在旋转套筒上的舵系,包括大小舵板及防护板;一固定在旋转套筒下端的下箱体;一上下端分别可旋转设置在上箱体和下箱体空腔内、中段位于旋转套筒内的中间传动轴;一可旋转地设在下箱体内、其轴线与中间传动轴垂直且一端伸出下箱体外的第一螺旋桨轴;一安装在第一螺旋桨轴伸出端上的第一螺旋桨;一可旋转地设在下箱体内、其轴线与第一螺旋桨轴重合的第二螺旋桨轴;一安装在第二螺旋桨轴伸出端的第二螺旋桨;两分别安装在第一和第二螺旋桨轴位于下箱体内两端的大锥齿轮以及一固定在中间传动轴下端的,分别与两大锥齿轮啮合的小锥齿轮。
在360°全回转舵桨装置中,还包括一设于舵桨体前侧或后侧的弹性缓冲装置,它包括:一一端与桨舵回转体上的固定套筒固接、另一端固定着一中间有一螺孔的前端板的连接管;一一端与前端板上的螺孔螺接的主轴;一与船体相对固定、中间有一供主轴通过的孔的支架;一安装在主轴另一端的后端板;一安装在支架内前后端板之间的压簧。
在上述360°全回转舵桨装置中,所述第一传动链包括:一可旋转地设在上箱体上部壳体内、其轴线与中间传动轴垂直且一端伸出上箱体外的转轴;一固定在转轴伸出端上的联轴节;一端与柴油机飞轮螺接的高弹性橡胶联轴器;一一端与联轴节螺接和另一端与高弹性橡胶联轴器的另一端螺接的轻型传动轴;一或二个固定在上箱体转轴上的与固定在中间传动轴上端的大锥齿轮啮合的锥齿轮。
在上述的360°全回转舵桨装置中,所述操纵驱动机构包括:一固定在甲板上的箱体、一可旋转地设在箱体的前板和后板之间、且一端伸出前板的手柄轴;一固定在手柄轴伸出端的手轮;固定在手柄轴上的一小圆柱齿轮和一链轮;一位于手柄轴一侧的可旋转地设置在箱体上的方向轴;一固定在方向轴上与所述小圆柱齿轮啮合的大圆柱齿轮;一固定在方向轴上的小圆锥齿轮以及一安装在箱体顶板上的由小圆锥齿轮带动大圆锥齿轮旋转的指向仪。
在上述的360°全回转舵桨装置中,当万向联轴节传动机构连接柴油机时所述第一传动链还增设有链轮转向装置改变链轮运行方向,包括:一转向轴一端上的的链轮;一固定转向轴的轴壳;转向轴另一端的锥齿轮;一与上述锥齿轮啮合的锥齿轮;一固定另一转向轴的轴壳以及另一转向轴一端上的链轮,此链轮与上述链轮大小相同运行方向相差90°。
在上述的360°全回转舵桨装置中,所述桨舵回转体中所述第一和第二螺旋桨轴的伸出端分别位于下箱体相对一侧或二侧。
此外,可在船艉部的船体中心线对称两侧分别安装有一台所述360°全回转舵桨机。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可节省燃料、增加船航速、调头灵活、倒车速度快,航行安全、操纵灵活,且加工、安装、维修更方便,螺旋桨不易缠绕杂物而引起停转。此外,由于实现桨舵合一,重量轻,节省钢材50%左右,噪声、污染低,符合生态环境要求。
下面将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以便更清楚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点和优点。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舵桨装置船艉部侧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侧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结构的左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弹性缓冲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操纵驱动机构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结构的俯视图;
图7是图1所示结构的俯视图;
图8是图1所示结构的另一俯视图。
为了方便和清楚说明起见,所有附图中相同的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和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肖鑫生,未经肖鑫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4588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滑轮胎
- 下一篇:含有多股铰接钢筋网的塑钢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