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助胎器无效
申请号: | 01245672.1 | 申请日: | 2001-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477426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2-20 |
发明(设计)人: | 徐志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志文 |
主分类号: | B60C17/04 | 分类号: | B60C17/04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任军 |
地址: | 314001 浙江省嘉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助胎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机动车轮胎的辅助装置,具体地说是助胎器。
机动车的轮胎爆破经常发生,这时就需要维修或换胎。换胎是件又脏又烦的工作,尤其是在天气状况较恶劣的条件下更是如此。如果有些地方不准换胎如高速公路、闹市区等就更麻烦,需要拖车把机动车拖走。而驾驶员又不能开着轮胎瘪了气的机动车去维修站换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轮胎瘪气时能辅助轮胎使机动车继续行驶的助胎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助胎器包括支架、一个前轮、两个后轮、前卡板和上坡板,所述支架的前端固定有一前叉,所述前轮通过销轴固定在所述前叉上,所述前卡板活动连接在所述支架前端的上面,所述上坡板是一斜面,所述两后轮与所述上坡板的前端一起活动销接在所述支架后端的两侧。
上述助胎器,所述支架包括前支架和后支架,所述前支架和后支架活动销接在一起,在所述上坡板的前端中间向下切出一凹口,所述两后轮分别置入所述上坡板凹口两侧的凹槽内。
上述助胎器,所述前支架的两端间固定有一加强杆。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结构,当机动车的轮胎瘪气后,将本实用新型的助胎器置于瘪气轮胎的正前方,并将上坡板的尾端置入该瘪气轮胎下,驱动机动车使其向前,这时瘪气轮胎逐渐爬上该助胎器,随着其重心的前移,当其到达助胎器的中间时,这时上坡板向前翻转,而前卡板的后端则受瘪气轮胎的压力而向后翻转,瘪气轮胎就由前卡板和上坡板前后卡紧在助胎器上,而助胎器的前、后轮可使机动车仍能继续前行,直到行驶至维修点进行维修或更换。因此,该助胎器在驾驶员不想亲自换胎、不便或不能换胎的环境条件下显得非常方便实用。前支架和后支架间采用活动销接的方式可使该助胎器在非使用状态下能折迭起来,折迭后前轮正好置入上坡板前端中间切出的凹口内,便于携带。前支架上固定的加强杆不但能加强该助胎器的承受力,同时在助胎器折迭后还可作拎手使用。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助胎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对应于图1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助胎器包括前支架1、后支架2、一个前轮3、两个后轮4、前卡板5、上坡板6,前支架1是一U形钢管支架,后支架2是一对平行钢管支架,前支架1和后支架2通过其两端上焊接的连接片71、72和销轴8活动销接在一起,前支架1的两连接片71间还固定有一加强杆13,它同时又起到拎手的作用。前支架1的前端固定有一前叉9,前轮3通过销轴8固定在前叉9上,前卡板5通过其上固定的连接片73及前支架1前端固定的连接片74、销轴8和螺母10活动连接在前支架1前端上面。上坡板6是一斜面,在上坡板6的前端中间向下切出一凹口11,两后轮4分别置入凹口两侧的凹槽12内,两后轮4分别与上坡板6的两凹槽12一起用两个销轴8活动销接在后支架2的前端两侧。前轮3和两后轮4均为钢轮,其外圆周上都覆有聚胺酯层。
在前卡板5和上坡板6的外表面上可冲压出若干凸起,以增强起强度, 并使其将瘪胎卡得更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志文,未经徐志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456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