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开关稳压电源无效
申请号: | 01245562.8 | 申请日: | 2001-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513287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9-25 |
发明(设计)人: | 赵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毅 |
主分类号: | H02M3/335 | 分类号: | H02M3/33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1 安徽省合肥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关 稳压电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电路。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开关稳压电源。
背景技术:
开关稳压电源有着广泛的应用,但大多功率因数低,并且需要使用特别器件,造价高、维修困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功率因数高、使用通用器件、成本低、易维修、输出纹波小、允许短路的开关稳压电源。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是,以自激串联开关电路作降压输入电路,并以自激半桥变换器作输出电路,其中,
a、在所述输入电路中,由开关三极管T1、电容C8和变压器B1的主绕组N依次串联构成磁能贮存回路,置于直流供电的正负极之间,三极管T1的集电极接供电电源的正极;由所述电容C8、变压器B1的主绕组N以及二极管D5构成磁能释放回路;
b、在所述输出电路中,三极管T6、T7组成复合PNP管Tp,三极管T8、T9组成复合NPN管Tn,在所述复合管Tp与Tn之间,基极相互连接,发射级也相互连接,构成对称式自激半桥变换器。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实用新型全部使用常用元器件,不但降低了开关电源的成本,还易于生产和维修。
2、本实用新型中自激串联开关电路的使用,可以减小工频滤波电容的容量,从而提高功率因素。
3、本实用新型使用自激半桥变换器隔离输出,不但输出纹波小,而且允许输出短路。
图面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电阻R0为保险电阻,串联在交流输入回路中。电感L1和电容C1、C2、C3、C4组成低通滤波器。交流电经过滤波器,进入二极管D1-D4构成的桥式整流电路转换为直流电,再通过电容C5、C6和电阻R1、R2组成的低通滤波器,给自激串联开关电路供电。
图中示出,在自激串联开关电路中,由开关三极管T1、电容C8和变压器B1的主绕组N依次串联构成磁能贮存回路,置于直流供电的正负极之间。三极管T1的集电极接供电电源的正极。电容C8、变压器B1的主绕组N以及二极管D5构成磁能释放回路。电阻R3为自激启动电阻,变压器B1的反馈绕组Nf和电容C10、电阻R4串联组成反馈回路,置于三极管T1基极和发射极之间。自激串联开关电路输出电压从容C8两端输出。三极管T2、T3和电阻R5、R6组成自激串联开关电路输电压控制电路。电阻R7、R9为分压取样电路。电容C11和电阻R8为纹波反馈回路。由电阻R10和二极管D6组成限流电阻。其中,电阻R10串联设置在自激串联开关电路负极输出端线上,取样信号经二极管D6进入三极管T3的基极。
图中示出,在隔离输出的自激半桥变换器电路中,三极管T6、T7组成复合PNP管Tp,三极管T8、T9组成复合NPN管Tn。复合三极管Tp的基极接复合三极管Tn基极形成基极接点,复合三极管Tp的发射极接复合三极管Tn发射极形成发射极接点,构成对称式自激半桥变换器。在电容C14两端并联为所述复合管提供直流偏置的电阻R21,并通过变压器B2构成单管振荡器,以单管振荡诱发半桥自激振荡的建立。在输出短路,半桥自激振荡停止振荡后,只要短路一解除,半桥自激振荡又能重新建立。电容C13、电阻R20和变压器B2的反馈绕组Nf串联构成反馈回路,置于复合管的基极接点和发射极接点之间。电阻R16、R17、R18为电流旁路电阻。变压器B2的次级绕组N0接二极管D9、D10级成的全波整流电路,电容C17、C18、C19、C20和电感L2组成滤波电路。
此外,稳压电路由取样放大、隔离和调整三部分组成。其中,取样放大由集成电路IC2和电阻R22-R26、电容C15、C16组成。集成电路IC1起隔离作用,三极管T4、T5、电阻R12、R13、R14构成调整电路,根据误差的大小来调整自激半桥变换器的供电电压。稳压管D8、二极管D7、电阻R11构成调整电路的电压降控制电路,控制自激串联开关电路的输出电压,以减小调整电路的功率损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毅,未经赵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4556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