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漏电断路器无效
申请号: | 01244893.1 | 申请日: | 2001-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494558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6-05 |
发明(设计)人: | 章祖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章祖德 |
主分类号: | H01H83/00 | 分类号: | H01H83/00;H01H83/02;H01H83/14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伟军 |
地址: | 2155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漏电 断路器 | ||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漏电断路器,是对现有的漏电断路器的改进,属于低压电器。
现有的漏电断路器,由于由动件支座、扣架、杠杆等所组成的脱扣机构的结构存在缺陷,从而缺乏整体上的谐调性,影响动作的稳定性;特别是由于零部件繁杂,导致断路器体积庞大,故对于诸如家庭之类的用户而言,一般采用的电气箱相对较小,因而限制了安装空间,带来断路器安装上的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脱扣机构结构简单而合理的、动作稳定性好的、可缩小整体体积而利于安装的漏电断路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来达到的,一种漏电断路器,由底座26、动、静触头22、20、进、出线接柱18、28、开关钮4、扭簧3、顶、底盖2、24、电气部分以及脱扣机构组成,所述脱扣机构由动件支座12、扣架8、杠杆42、压弯簧39、扣片41、压簧31、横臂19构成,动件支座12固置于底座26上,其上具一对轴孔11、37和一对移动销长孔13以及一对压臂47,扣架8枢置于动件支座12上,其上有一对轴孔9、一拨叉10和一触头44,杠杆42可滑动地于一对移动销长孔13上,压弯簧39之一端固置于杠杆42之中部,另一端与扣片41的下部固定,扣片41的下部还具有一对支脚轴38,一对支脚轴38分别对应于一对轴孔37,扣片41的上部与所述扣架8的触头44上的扣片槽45相对应,压簧31置于底座26上预制的压簧腔内,横臂19插置于底座26上,其上有一对横臂槽21,槽内插入动触头22之一端,而上部与动件支座12的一对压臂47接触,且与杠杆42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由于作了上述改进,具有结构更为紧凑、优化、动作稳定、缩小体积、利于安装的优点。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叙述。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本实用新型的动件支座12置于预设在底座26的动件座架30处,并用螺钉旋过螺孔32并进而旋及其底部的对应的螺孔内,从而将其与底麻26固定。一对轴孔11、37、一对移动销长孔13以及一对压臂47在动件支座12上一体成形。扣架8由活动销14依序穿过其上的轴孔9和动件支座12上的轴孔11而达到与动件支座12枢接,扣架8上的一对轴孔9及一触头44以及触头44底部的扣片槽45随扣架8成形时一体成形。杠杆42的一端通过移动销43穿过销孔40达到可滑动地置于动件支座12上,也即在其运动过程中,可沿动件支座12上的一对移动销长槽13滑动,杠杆42的另一端则对应于横臂19的中央位置处。压弯簧39的二端分别与杠杆42中部和扣片41下部相固定,藉由其将杠杆42与扣片41两者达到连结,扣片41的上部与扣架8的触头44底侧的扣片槽45相对应,扣片41上的一对支脚轴38对应于动件支座12上的一对轴孔37处,压簧31方至于预设在底座26上的压簧腔内,并与横臂19的下部接触,藉由压簧31而可将横臂19向上弹起,而当横臂19在一对压臂47以及杠杆42的作用下,则可使压簧31压缩,以使动、静触头22、20相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一对动、静触头22、20分别由固定螺钉固置在底座26上,且一对静触头20与一对进线接柱18相联结,进、出线接柱18、28均由接柱螺钉29而分别固置于底座26之二端,开关钮4上具有一扭簧槽,槽内嵌设扭簧3,扭簧3的一端由开关钮4挡固,另一端则钩挂于动件支座12一侧,开关钮4由活动销14穿过其上的销孔6而枢设于动件支座12上,位于开关钮4的开关凸头5上的圆弧凸台7与杠杆42相接触。顶、底盖2、24分别置于底座26的上部和底部,在顶盖2盖置于底座26上后,应使开关钮4的一端伸出顶盖2上的开关钮孔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章祖德,未经章祖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4489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置不间断电源的电脑电源
- 下一篇:电脑扩展卡的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