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瓶子无效
申请号: | 01244537.1 | 申请日: | 2001-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486476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4-17 |
发明(设计)人: | 徐文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市同大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25/38 | 分类号: | B65D25/38;B65D39/16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伟军 |
地址: | 21555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瓶子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瓶子,尤其是一种无需另配瓶盖或瓶塞或密封膜而将盖子与瓶体直接构为一体的封装有液剂的塑料瓶子。
目前,医疗、制药、化工等行业生产的上述瓶子,由于结构上的原因,普遍存在不易开启的问题,除非要借助剪子或小针之类的锋利工具将瓶口或瓶颈处剪启或刺穿,以使瓶体内的液剂从孔口流出。而用工具开启既不方便,还会带来诸如因不卫生而引起诸多麻烦。例如,作为医用的此类瓶子,一般为避免感染而忌用或慎用工具对其开启,除非预先对工具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而若要达到不借助任何工具实现即开即用,必须将瓶盖以及瓶盖与瓶颈之结合部位设计得较为合理,以便人手捏拧开启,然而遗憾的是目前上述瓶子恰恰存在这方面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无需借助任何工具即可轻松开启的、结构简单的瓶子。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来达到的,一种瓶子,由瓶体6、瓶体6向上延伸的瓶颈4、瓶颈4向上延伸的瓶盖3组成,所述瓶盖3上设有带一对支脚7的拧把1,拧把1上部凸起于瓶盖3的盖顶2,而下部则由一对支脚7与瓶盖3的外壁结合。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设计,在不借助任何工具状态下可方便而轻松地拧启,使瓶体内的液剂流出,而且结构较为简单。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叙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结构图。
本实用新型的瓶体6的上部二侧延设一对瓶翼5,且瓶翼5与瓶颈4相结合。一对瓶翼5的作用是增强瓶体6在瓶颈4部位的强度,以保证在拧启时,不会断裂于瓶颈4与瓶体6的结合部位处。
本实用新型的瓶颈4顶部与瓶盖3之底部构成有一缩径凹腔8,以在拧动拧把1时,使瓶盖3在缩径凹腔8处断裂。
本实用新型的缩径凹腔8的腔壁薄于瓶盖3的盖壁和瓶颈4的颈壁,以在拧动拧把1时,更能轻而易举地确保瓶盖3在缩径凹腔8处断裂。
本实用新型的瓶体6、瓶翼5、瓶颈4、瓶盖3以及拧把1可在塑料吹塑成形压力机上一体模制成形。具体可由医疗、制药、化工等行业的生产单位在设备上依序完成吹制瓶体6、瓶翼5及瓶颈4,然后向瓶体6内灌装液剂,最后进行密封,而密封过程 即为模压成型瓶盖3和拧把1的过程,从而构成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灌装有液剂的瓶子。
尽管可根据需要而将拧把1设计成如图2、图3所示的结构,但这仍未游离出本实用新型总体技术方案中的拧把1结构之范围。此外,如图3所示,可以在瓶盖8的中部形成一缩径凹腔8,在此结构情况下,拧把1的一对支脚7仅需与瓶盖8的上部构成一体。以利在拧动拧把1时,使瓶盖3易在缩径凹腔8处断裂。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只要将一只手捏持瓶体6,而另一只手使拧把1向某一方向旋转一角度,从而使拧把1连带瓶盖3自缩径凹腔8处拧断,因而是十分方便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市同大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常熟市同大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445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拔轴器
- 下一篇:电动滑板车单向离合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