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甘露醇药液静滴自动加压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1240459.4 | 申请日: | 2001-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482427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3-20 |
发明(设计)人: | 张沛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沛远 |
主分类号: | A61M5/14 | 分类号: | A61M5/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23103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甘露醇 药液 自动 加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医疗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药液静脉滴注自动增压装置。
在急性脑血管意外的抢救过程中,需要加压快速静滴“甘露醇”,即在半小时内滴注250ml甘露醇,使其脱水降低颅高压。这一过程是抢救病员生命的关键一步。
目前,完成上述过程大多采用如下三种方法:其一是升高药液瓶高度来增大液压。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是输液架的稳定性差,易发生倾倒,更换药液瓶也不方便,另外这种方法使输液管过度绷紧,易使针头损伤患者血管,发生“鼓针”现象;其二是通过药液瓶口下端的进气口用50ml注射器往药液瓶内注入空气给液面加压,然后夹紧进气道。此过程需多次重复,而问题往往发生在钳紧进气管及再次注气的过程中,因为再次注气时须松开进气管,而此时瓶中压力大于大气压,药液极易在未钳紧的进气管口处反喷,注气口一旦被液体充满,医学上则视为被污染,而且重复的操作又肯定会将这些有污染嫌疑的液体推回瓶中,造成药液整体污染;其三是反折压紧滴壶的入液端,即用手挤压滴壶中部,促使液体快速注出,然后松开反折处,待滴壶弹性复位使液体快速充入滴壶后,再重复以上步骤即可。该方法的缺点在于用手挤压滴壶时形成的液体流速大大高于理论上所要求的速度,并且难以找到合适的力度,从而对静脉及全身脏器造成的压力冲击,呈“脉冲状”。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供一种微型自动加压装置,该装置应能对甘露醇药液的静脉滴注起到很好的帮助作用,使甘露醇药液的静脉滴注过程能够方便准确地完成。
完成上述任务的方案是在普通滴液装置的药液瓶口下方进气口处插接一个自动加压装置,该装置是由一个空气滤清器1、一个微型空气压缩器2和输液软管3组成,空气滤清器和微型空气压缩器之间由一段输液软管联接,在该微型空气压缩器上设有一个强弱转换装置键4。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甘露醇药液的静脉滴注可通过自动加压装置来方便、准确、顺利地进行,并且使整个过程安全可靠。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甘露醇药液静滴自动加压装置是由一个空气滤清器1、一个微型空气压缩器2和输液软管3组成,空气滤清器和微型空气压缩器之间由一段输液软管联接,在该微型空气压缩器上设有一个强弱转换装置键4。使用时把输液软管的末端插接在输液瓶下端的进气口5内,再将微型空气压缩器与电源连接即可。药液的滴速可通过微型空气压缩装置上的强弱控制转换装置键4及输液皮条上的调节器6来控制。当空气压缩装置突然停机时也不会使液体反流,因为空气压缩装置中有单向阀装置。
上述的微型空气压缩器实际即为市售的“鱼缸充氧泵”,但应符合医用健康标准,所述的空气滤清器1市面上也有现成的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沛远,未经张沛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4045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