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铆螺母枪无效
| 申请号: | 01238059.8 | 申请日: | 2001-05-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478736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2-27 |
| 发明(设计)人: | 王荣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荣林 |
| 主分类号: | B25D9/04 | 分类号: | B25D9/04;B25D9/1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45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螺母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气动工具,尤其涉及到一种铆螺母的气动工具。
目前,在国内市场上将螺母直接铆在工件上的气动工具都是从德国进口的气动工具,该工具上有两个气动开关,一开关主要作用是将枪头上的螺母铆在工件上;另一开关的作用是使枪头反转,将枪头从螺母中退出。这种铆螺母枪虽然结构较简便,但是工人在使用过程中极不方便,思想必须高度集中,两个开关的先后次序不能颠倒,否则会因扣错开关而影响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新型的铆螺母枪,扣动开关后,能一次性完成铆接、枪头反转及复位功能,缩短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铆螺母枪由枪体、气缸活塞、枪头、风机马达、转动中枢轴、开关、弹簧、推杆及端盖等部分组成,枪头通过连接块固定在转动中枢轴上,转动中枢轴套装在活塞杆中,风机马达通过轴承安装后马达座中,马达座通过螺纹连接在活塞杆上,风机马达转子通过行星齿轮轴与活塞杆中的转动中枢轴固定在一起,活塞杆通过弹簧及弹簧坚固螺母套在枪体中,另一端顶在马达座后端的球体上,马达座上套有一个分配器,马达座后端固定有端盖,在马达座上有一个正转气通道及一个反转气通道,在分配器上有一个进气通道A,在不使用过程中进气通道A正好与马达座上的正转气通道相连,其特征在于:在分配器上有一个进气通道B,端盖上有一个溢气孔。进气通道B是通过开关来控制,不扣开关时,进气通道B中无气压。当扣动开关时,一方面接通进气通道B中气路,另一方面打开换向阀,通过空气供应管向枪体下端的气缸中供气,使气缸活塞产生向上的推力,并向在枪体与活塞杆之间的油压区中注油,推动活塞杆向后移动,带动马达座及端盖一起向后移动,并切断正转气通道,当端盖移动到顶端时,正好打开分配器上另一个进气通道B,使分配器与端盖之间产生气压区,一方面换向阀由于溢气孔的作用压力下降,促使换向阀中阀门活塞复位,在弹簧的作用下活塞杆带动转动中枢轴向前运动复位;另一方面在气压区压力作用下,再推动分配器相对于马达座向前运动,使分配器上进气通道与风机座的反转气通道接通,风机马达反转,将枪头从螺母中退出。最后,由于端盖上有一个溢气孔及另一个常通气压区,气压压力使分配器向后移动,使分配器恢复到使用前的状态。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扣动开关后一次性完成铆接、反转和复位功能,工具在使用中,操作简便、安全,拉铆速度快,提高了工作效率。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叙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铆螺母枪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铆螺母枪的D-D剖示图
图3为图1所示铆螺母枪的E-E剖示图
图4为图1所示铆螺母枪的F-F剖示图
图5为铆螺母枪工作时的局部剖示图
1.气缸端盖;2.气缸活塞;3.空气洪立管;4.枪体;5.油缸活塞杆;6.油缸端盖;7.换向阀;8.气压通道;9.起动杆;10.开关;11.油压管道;12.枪头壳;13.枪头;14.连接块;15.弹簧紧固螺母;16.弹簧;17.转动中枢轴;18.行星齿轮轴;19.活塞杆;20.马达座;21.推杆;22.轴承;23.球;24.后盖;25.端盖;26.溢气孔;27.进气通道B;28.分配器;29.正转气通道;30.进气通道A;31.转气通道;32.气压区;33.风机马达;34.油压区;35.进气口;36.气压区。37阀门活塞;38溢气孔;39消声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铆螺母枪由枪体4、气缸活塞2、枪头13、风机马达33、转动中枢轴17、开关10、弹簧16、分配器28、活塞杆19及端盖25部分组成,气缸活塞2套装在枪体4的底部,油缸活塞5一端通过油缸端盖6套装在枪体4中,另一端固定在气缸活塞2中,枪体4的底部固定有气缸端盖1;活塞杆通过弹簧16及弹簧紧固螺母5套装在枪体4中,风机马达33通过轴承22固定在马达座20中,转动中枢轴17通过行星齿轮轴18与风机马达33的转子固定在一起,马达座20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在活塞杆19,并将转动中框轴17套装在活塞杆19中,枪头13通过连接块14固定在转动中枢轴17上;在马达座20上分别有一个正转气通道29及一个反转气通道31,在风机马达33的中心有一个推杆21,推杆21一端顶在转动中枢轴17中,另一端顶在一个球体23,球体23正好堵在正转气通道29中,在马达座20的后端通过端盖25套装有一个分配器28,分配器28中有一个进气通道A30正好和马达座20上的正转气通道29相通,在马达座20与分配器之间有一个气压区32,气压区32有一个进气通道36与进气通道A30相连,其特征在于:在分配器28上有另一个进气通道B27,端盖25上有一个溢气孔26,进气通道B27是由开关10所控制,进气通道36的通气量和溢气孔26的通气量之和必须小于进气通道B27的通气量。从图2-图4中可以看出,只有扣动开关10,进气通道B27才接通气压,进气通道A30中一直接通气压。在使用中,首先将螺母旋进枪头13 1-2齿,再向里轻推,通过转动中枢轴17及推杆21推动球体23,打开正转气通道29,使风机马达33正转将螺母旋紧在枪头13上,然后扣动开关10通过起动杆9的作用,打开气压通道8,由于气压通道8与进气通道B27相通的。一方面打开进气通道B27,使进气通道B27中充满气压,另一方面在气压通道8中气压作用下,使阀门活塞37向下移动,促使空气供应管3与进气通道A30相通,为了便于阀门活塞37向下移动,阀门活塞37的G处通气的截面积必须大于H处的截面积。使空气供应管3中充满气压,推动气缸活塞2向上运动,向枪体4与活塞杆19之间的油压区34中注油,推动活塞杆19向后移动,活塞杆19带动转动中枢轴17及马达座20一起向后移动,产生铆接功能。当马达座20上的端盖25移动到后盖24处,从图5中可以看出,正好打开进气通道B27,使分配器28与端盖25之间形成一个气压区36,由于溢气孔26溢气,使进气通道B27中气压下降,换向阀7中气压通道8中气压下降,在阀门活塞37上也有一个很小的溢气孔38,在压力差的作用下,促使阀门活塞37向上移动,将空气供应管3与进气通道A30切断,同时空气供应管3中气体随消声器39中的孔向外排气,使拉铆力消失,并在弹簧16的作用下,活塞杆19向前移动,推动枪头13复位。复位的同时在气压区36的压力作用下,推动分配器28对于马达座20向前移动,将反转气通道31与进气通道A30接通,使风机马达33反转,将枪头13从螺母中退出。最后,通过气压区32中不断冲气及溢气孔26的作用,使分配器28相对于马达座20向后移动,使气压区36消失,分配器28恢复到使用前的状态。其中溢气孔26的通气量和气压32的进气通道37的通气量之和必须小于进气通道B27的进气量,才能使分配器在铆接过程中向前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荣林,未经王荣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3805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