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棘轮起子无效
申请号: | 01234718.3 | 申请日: | 2001-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2504041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8-07 |
发明(设计)人: | 萧烜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君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15/04 | 分类号: | B25B15/0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任永武 |
地址: | 台湾省台中县***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棘轮 起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工具起子,特别是涉及一种棘轮起子。
【背景技术】
如图1、图2所示,现有一种棘轮起子包括有一握柄1、一轴设在所述握柄1内部的棘轮装置2、一嵌套在所述棘轮装置2内部的插杆3及二插接在所述插杆3二端部的起子杆4。
所述握柄1具有一左块座101、一与左块座101对接的右块座102、一套设在所述左块座101外部且与右块座102嵌接的左端盖103及一套设在所述右块座102外部且也与右块座102嵌接的右端盖104。所述左块座101内部设有一轴孔105,所述轴孔105两侧又各贯设有一容纳槽106,所述容纳槽106又具有一鸠尾状的嵌合部107及一位于嵌合部107侧边的枢孔108。所述棘轮装置2具有一轴设在所述轴孔105中的棘轮201及二与棘轮201啮合且轴设在枢孔108中的掣动块202、二装设在嵌合部107与掣动块202之间的弹性组件203,所述棘轮201对应轴线的两端各延伸有一套管204。所述插杆3呈不可转动地插设在套管204内部,两端部各可供具有双头起子头的一起子杆4插接定位。
这种棘轮起子虽然可达到双向操作螺丝的目的,但是当要换向操作时必须将插杆3换装组配方向,且直接转换整体的操作方向,并不具有切换棘轮装置2联动方向的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切换方式可达到转换操作方向的棘轮起子。
本实用新型棘轮起子,包括一固定座、一固结在所述固定座侧端的握柄、一轴设在所述固定座内部的棘轮单元、一与所述棘轮单元互相连接的起子杆单元、二枢设在固定座内部且与棘轮单元互相囓合的卡掣片、二设置在固定座与卡掣片之间的弹簧、一套设在所述固定座外部并可拨动卡掣片产生摆动的控制单元及一可使所述控制单元转动后获得定位的定位单元,其特点是:所述固定座,具有一围绕轴线并界定出一轴孔的环壁,所述轴孔沿轴线依序具有一大径部、一小径部及一介于大、小径部之间的肩部,所述环壁具有分别对应所述大、小径部的第一、二端部,对应大径部的环壁内周面设有二相对设置在轴线两侧的定位部,在所述定位部内侧的环壁中设有二呈贯穿状的穿槽,在对应穿槽的肩部上各设有一枢孔,在大径部开口处还装设有一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有二对应枢孔的圆孔及一位于中央的贯孔;所述棘轮单元,制成圆柱状,具有一对应所述大径部且沿周面环设有数棘齿的棘齿部及一对应所述小径部的轴杆部,所述棘齿部及轴杆部轴设在所述固定座的第一、二端部上,所述棘齿部周面部分棘齿对应所述穿槽;所述起子杆单元与所述棘轮单元设有棘齿部的一端部互相连接且自支撑板的贯孔穿出于固定座外部,并具有一供操作螺丝的操作端部;所述卡掣片,各具有一枢轴、一与所述棘齿互相嵌卡的卡制端部及一自所述穿槽穿出的掣动端部,所述枢轴两端部轴设在肩部的枢孔及支撑板的圆孔中;所述弹簧,分别装设在所述固定座的定位部与卡掣片的卡掣端部之间;所述控制单元套设在所述固定座上,具有一围绕轴线所产生的周壁,所述周壁的一内环面凹设有一平行轴线的滑槽,所述滑槽具有二相对设置的掣动肩部,所述掣动肩部对应于所述掣动端部;以及所述定位单元设置在控制单元与固定座之间。
采用上述方案,转动所述控制单元即可控制卡掣片与棘齿部的啮合状态,而达到棘轮起子换向操作的目的,在操作上更为顺手、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通过较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棘轮起子进行详细说明,附图中:
图1是现有棘轮起子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棘轮起子的组合侧视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上述较佳实施例的前视组合剖面图;
图5是沿图4中的直线5-5所取的剖视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上述较佳实施例的切换操作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上述较佳实施例的另一切换操作图;
图7是沿图5中的直线6-6所取的剖视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组合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方便说明,以下的实施例中相同的组件以相同的标号表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君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首君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3471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