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滤元及使用该滤元的过滤设备无效
申请号: | 01232168.0 | 申请日: | 2001-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499101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7-10 |
发明(设计)人: | 付万军;傅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付万军;傅贵 |
主分类号: | B01D39/02 | 分类号: | B01D39/02;B01D24/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左明坤 |
地址: | 132012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使用 过滤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过滤元件,尤其是一种用于水的净化处理的新型滤元及使用该滤元的过滤设备。
技术背景
在电力、冶金、石油、化工、自来水、医药、饮食等各行业供水及污水处理过程中,原水经混凝沉淀后仍有许多固体悬浮物需除去。传统的方法是利用石英砂等粒状滤料过滤,已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近几年较流行的是采用纤维过滤技术,按滤元特点可分为两类,纤维束过滤和纤维球过滤。但是它们都存在各种缺点和不足。
纤维束过滤分两种主要类型,加压室型和活动孔板型,加压室型设备内有橡胶做的柔性囊,其主要缺点是该囊极易破损,过滤与清洗时必须进行充水、放水,操作复杂,且不易有效控制。活动孔板型的主要缺点是纤维主要靠进水方向活动孔板压实。其孔板的活动不易控制,易偏流,纤维压实程度差,过滤效果差。纤维束式过滤设备总体上操作复杂,难度大,不易实现自动化控制。
纤维球过滤设备的主要缺点是其滤元为扎结而成的纤维球,正个球体通过水流过滤截污,其中心部位密度最大,截污多,在清洗时,中心部位不能松散放开,难以清洗彻底,再过滤时污物易释放产生污染,且纤维球为柔性材料,清洗时互相摩擦清洗效果差,须加机械搅拌,增加附属设备并消耗能源,使设备复杂化,增加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现有滤元及过滤设备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新颖,操作简便,截污容量大,效果好,易清洗的过滤滤元及过滤设备。
本实用新型新型滤元,包括一个球形体,在球体中植入若干纤维,所述纤维的另一端自由放开。
本实用新型新型滤元,其中所述球体上设有至少一个孔,所述纤维绕固定栓后插入所述球的内部,固定在球体中。
本实用新型新型滤元,其中所述纤维的长度由球体的直径确定,且纤维的长度是球体直径的1-5倍。
本实用新型新型滤元,其中所述球体上设有清洗孔。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改进之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上述滤元的过滤设备,包括一个筒体,在所述筒体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滤液管路,在筒体中设有孔板,其中在所述孔板上设有若干个所述滤元,在出水方向设有涡流管,所述涡流管与进水管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过滤设备,其中所述涡流管的出水孔沿其切线方向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过滤设备,其中所述筒体为圆形或者方形。
本实用新型的过滤设备,其中所述筒体为封闭式或者敞口式。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本滤元纤维呈V字型,如羽毛球状,结构新颖,易清洗,操作简便,截污容量大。过滤设备采用涡流管,水流从其切线方向旋进,增强清洗滤元的效果。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滤元和过滤设备的最佳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新型滤元的放大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使用新型滤元的过滤设备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过滤设备的涡流管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是本实用新型新型滤元1的放大示意图,它包括一个球形体2,球体2为实心体,球体2上设有一个孔,纤维4绕固定栓3后,从孔中插入球体2的内部,使其固定在球体2中。固定栓3可以由橡胶等弹性材料制成,纤维4的另一端自由放开。
可根据需要选择球体2的材料,可以是金属或者塑料,使其具有不同的比重。以便于形成密度分层及孔隙率分层。实现深层过滤。
纤维4的长度由球体的直径确定,且纤维4的长度优选是球体2直径的1-5倍。
在球体2上还可设有清洗孔(图中未示出),用于清洗纤维。
图2,3是使用本实用新型新型滤元的过滤设备,如图所示,该过滤设备是封闭式的,包括一个筒体5,在筒体5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滤液管路6,7,在筒体5中设有孔板8,在孔板8上设有若干上述滤元1,在孔板8的下部设有涡流管9,涡流管9布置在出水方向孔板8的一侧,其出水孔沿其切线方向。如图3所示,涡流管9与进水管10连接,用于清洗滤元1。
如果从筒体5的上部滤液管路6输入原水,经过滤元1的过滤及孔板8,滤后的水从筒体5的底部滤液管路7流出。清洗滤元1时,打开进水管10,水从涡流管9射入过滤设备内,且产生涡流,清洗滤元1,清洗水可从筒体上部水口6流出。其操作程序简便。
根据滤元1的比重不同,可设计正向过滤及逆向过滤。正向过滤即水自上而下过滤,此时滤元1的比重大于1,如前所述。逆向过滤水自下而上过滤,此时滤元1的比重小于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付万军;傅贵,未经付万军;傅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321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