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桌椅升降调整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1231539.7 | 申请日: | 2001-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503770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8-07 |
发明(设计)人: | 王锦丰;林明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锦丰;林明泉 |
主分类号: | A47B9/04 | 分类号: | A47B9/04;A47C3/2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蒋旭荣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桌椅 升降 调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调整装置,特别是一种桌椅升降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座椅高低调整装置,有台湾专利公告核准第四一二九七七号的《油产式座椅的高低调整构造》。该座椅包括:一座垫,供使用者坐于其上;一底座,具有一本体,该本体预定高度处向外延伸有多数支脚,该等支脚底端分别设有一滑轮组;一中空的套管,设于该底座的本体中,而由该底座的底座向上延伸;一油压缸,其具有一外管及一内管,其分别套设于该套管的内、外侧面,而使该油压缸可在该套管及底座的本体滑动,该油压缸与套管交接处设有一个以上的止漏件;该外管与内管间形成一第一蓄油室,而该内管的中空部设有一活塞,该活塞可于该内管的中空部滑移,而使该内管于活塞的顶侧形成一第二蓄油室,该第一、二蓄油室内填有油料:一弹性元件设于该内管的中空部,该弹性元件顶推该油压缸的活塞:一控制阀,其设于该坐垫与该油压缸间,该控制阀具有一阀室,该阀室分别以一油孔连通该油压缸的第一、二蓄油室,该阀室中横向设置有一闭塞,该闭塞可调整是否连通该第一、二蓄油室,且该第一蓄油室的油量增加连动该油压缸及坐垫上移,而该第二蓄油室的油量增加连动该油压缸及坐垫降下。
上述的创作虽确能达到原先所设定的创作目的,而深受业界及一般使用者所赞许。但是,由于它所需的零组件相当多且烦杂,因此,不但会使其组装所需的步骤流程更加麻烦外,同时,也需要较多的人力加以组装,而造成其制造及组装成本居高不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组装方便、成本低廉、调整定位便利的桌椅升降调整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桌椅升降调整装置,包括座体及调整组,该座体设有容置部,调整组置于容置部内,所述调整组的外周缘呈锥状,并分别设有螺纹部和槽部,槽部与螺纹部相接通。
所述调整组上设有供锁合组件一端枢设的导引部。
所述导引部为孔或或槽或凸部或凸块或键。
所述锁合组件为螺栓或快拆组或插销或杆体或凸部或凸块或键。
一种桌椅升降调整装置,包括座体及调整组,座体上设有相连通的容置部和导部,座体的容置部的内周缘呈锥状或斜面状;所述调整组的外周缘呈锥状或锥斜状,并分别设有螺纹部、槽部和导引部,并使槽部能与螺纹部相接通,并借由锁合组件穿入座体导部和调整组导引部的限制作用而能使调整组置于座体的容置部内,且再借由调整组的锥状外周缘与锥状容置部的锥度配合作用而迫使支撑体的螺纹部与调整组的螺纹部间在受力愈往下移时愈紧迫,而能增加支撑体的稳定性且不会由所摇晃。
所述导部为孔或槽。
所述导引部为孔或槽或凸部或凸块。
所述锁合组件为螺栓或快拆组或插销或杆体或凸部或凸块或键。
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借由调整组的锥状外周缘与锥状容置部间的锥度配合作用,及调整组的过当处设有槽部的作用,而能迫使已置于调整组的螺纹部内的支撑体在受力往下移动时,更能迫使调整组的螺纹与支撑体的螺纹部间的咬合更加紧迫,以增加支撑体的稳定性且不会有所摇晃。又,本实用新型也可借由锁合组件穿入座体的导部及调整组的导引部的限制作用,而能使支撑体在往上拉起后再转动时,仅会带着调整组往上移动,但不会带动调整组跟着转动,以达到改变支撑体转动后的上下移动距离。这样,能达到具有简化其零组件的效果,且能使其制造组装所需的步骤更加简单及降低其组装成本,并能达到调整定位的便利性及操作性,进而达到吸引及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并能提升市场的占有率及竞争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支撑体被移动且定位于最高位置时的局部组合剖面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支撑体被往上拉起且带动调整组也往上移动后的局部组合剖面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支撑体在转动调整后,且受力往下移动并带动调整组往下移动后的局部组合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桌椅升降调整装置,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其主要至少包括有座体1、调整组2、锁合组件3、盖体4及支撑体5所组成,其中该座体1的适当处分别设有容置部10及导部11,且该容置部10内周缘系呈锥状或斜面状,并使该容置部10与导部11相连通,以供调整组2被置于该容置部10内且借由锁合组件3枢设穿入于座体1的导部11及调整组2的导引部22的限制作用,而使调整组2不会在容置部10内转动。上述的导部11可为孔、螺孔、槽、钥匙孔、长条孔、椭圆孔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锦丰;林明泉,未经王锦丰;林明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3153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