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凸轮万能转换开关无效
申请号: | 01231381.5 | 申请日: | 2001-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2489453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5-01 |
发明(设计)人: | 柳五毛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市长江电器开关厂 |
主分类号: | H01H21/36 | 分类号: | H01H21/36;H01H21/72;H01H19/5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宋冬涛 |
地址: | 325604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凸轮 万能 转换开关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适用于交、直流电路中转换电气控制线路的转换开关。
(二).背景技术
电气转换开关主要适用于交流50Hz、电压至500V,直流电压至440V的电路中转换电气控制线路,如电磁线圈、电气测量仪表和伺服电动机等,也可直接控制三相感应电动机的启动、可逆转换及变速,其主要由旋钮、圆盘、转轴、转动机构、凸轮推动机构、绝缘转换触头座组成,转动机构主要由套有转轴的棘轮、滑块、弹簧等构成,弹簧包括扭簧和压簧,扭簧设置于棘轮上,棘轮套接在转轴上,通过旋钮转动转轴,经设置在圆盘内的滑块与棘轮的相互配合,使转轴以一定的角度和一定的方向转动,并带动转换触头座内凸轮推动机构,凸轮推动机构由两个套在转轴上的凸轮构成,经两个凸轮推动或释放各自的连接有弹簧和触桥的支架,以达到转换电气控制线路的目的。由于此种转换开关的凸轮推动机构由两个凸轮推动,支架的运行不够稳定,接触不可靠,容易导致转换开关出现误动作。
(三).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行稳定、接触可靠、结构简单的多凸轮万能转换开关。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多凸轮万能转换开关,主要由圆盘、转轴、转动机构、若干节凸轮推动机构、若干层绝缘转换触头座以及底座组成,转动机构主要由位于圆盘内的与转轴套接的棘轮以及套接在转轴上的限位片构成,单节凸轮推动机构由位于相应单层绝缘转换触头座内的与转轴套接的凸轮构成,单层绝缘转换触头座内设有若干接线柱以及分别与压簧和触桥连接的两个支架,转轴穿接在圆盘和绝缘转换触头座内,所述单节凸轮推动机构是由与相应单层绝缘转换触头座内的两个支架相配合工作的上、中、下相互叠加的三片凸轮构成。
所述单节凸轮推动机构的上凸轮结构和下凸轮结构可相同。
本实用新型由于凸轮推动机构由三片凸轮构成,凸轮与相应的绝缘转换触头座内的支架配合工作时,使支架的运行更加稳定,接触更加可靠,提高了转换开关的工作性能,有效防止了转换开关误动作的发生。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绝缘转换触头座及其上面的相关部件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方形转轴的正视图;
图4a为单节凸轮推动机构的上、下凸轮正视简图;
图4b为单节凸轮推动机构的中凸轮正视简图;
图5a为单节凸轮推动机构的上、下凸轮另一实施例正视简图;
图5b为单节凸轮推动机构的中凸轮另一实施例正视简图;
图6a为单节凸轮推动机构的上、下凸轮又一实施例正视简图;
图6b为单节凸轮推动机构的中凸轮又一实施例正视简图;
图7一图12为凸轮的更多实施例正视简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转换开关的转换角度列表。
(五).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图2,多凸轮万能转换开关结构主要由转轴1、圆盘3、转动机构、若干节凸轮推动机构、若干层绝缘转换触头座4以及底座2组成,转动机构主要由位于圆盘3内的与转轴1套接的棘轮以及套接在转轴1上的限位片构成,单层绝缘转换触头座4中部空腔内对应设置单节凸轮推动机构,单层触头座4上设有分别与弹簧5、6和触桥7、8连接的支架9、10以及若干接线柱11,转轴1穿接在圆盘3和若干层绝缘转换触头座内,所述单节凸轮推动机构是由与相应单层绝缘转换触头座内的两个支架9、10相配合工作的上、中、下相互叠加的三片凸轮12、13、14构成,三片凸轮12、13、14套接在转轴1上,以使支架9、10的运行更加稳定,接触更加可靠。其中,上凸轮12结构和下凸轮14结构相同,方便了制作。根据转换开关的实际转换角度,单节凸轮推动机构中的三片凸轮的凸轮弧度以及组合方式可有多种形式,图4一图6给出了针对三层绝缘转换触头座4,上、中、下三层触头座内的相同的上、下凸轮15、19、23以及中凸轮17、21、25的结构形式和凸轮弧度以及组合方式。换句话说,两个相同的上、下凸轮15和中凸轮17相互叠加构成的凸轮推动机构位于上层触头座内,两个相同的上、下凸轮19和中凸轮21相互叠加构成的凸轮推动机构位于中层触头座内,两个相同的上、下凸轮23和中凸轮17相互叠加构成的凸轮推动机构位于下层触头座内。为节省材料,凸轮15、17、19、21、23、25的上、下表面分别由棱边围绕成凹槽,其中部分别开有的锯齿状轴孔16、18、20、22、24、26,可方便转轴1的穿入和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市长江电器开关厂,未经温州市长江电器开关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3138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钢化玻璃加热炉的电热炉丝装置
- 下一篇:防水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