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遥控彩电交流开机/关机控制器无效
申请号: | 01222384.0 | 申请日: | 2001-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494088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5-29 |
发明(设计)人: | 谭显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谭显金 |
主分类号: | H04N5/44 | 分类号: | H04N5/44;G08C23/04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程萍 |
地址: | 73007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遥控 彩电 交流 开机 关机 控制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开关机控制器,属于一种遥控彩电交流开机/关机控制器。
背景技术
目前的遥控彩电一般设有遥控待机功能,为使用者提供方便,然而在待机状态下,彩电的待机系统仍要耗电,且由于待机时间往往大大超过彩电的使用时间,因此电力浪费不容低估。《科技日报》1998年9月3日载文报道了美国每年各类电器待用状态惊人的耗电量(达400亿kWh),并且指出待用状态设计不合理是一个重要原因。以29”彩电为例,其待机耗电在10W左右,实测某型号的彩电为10.34W,如长时间待机,耗电可观,而且长期加电使待机系统微处理器等元器件提前老化、损坏,降低彩电使用寿命。对有些用户来说,彩电不看了,还要通着电,心里总是不踏实。若不使用待机功能,则每次使用电视机都必须手动打开、关闭电源开关,比较麻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取消彩电的待机状态、用原遥控器方便地开机、关机、使用方便的、耗电少的、价格低廉的遥控彩电交流开机/关机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壳体,壳体上的插头和壳体内的插座、控制器电路为一体,插头插入市电电源,插座插上彩电电源插头。
本实用新型接于遥控彩电的电源输入插头和市电电源插座之间,用彩电原遥控器通过本实用新型实施彩电的交流开机/关机控制。其特点是取消了原遥控彩电的待机状态,本实用新型在彩电不工作时耗电小于0.3W,工作时小于0.7W,节电达90%以上,由耗电极少的本控制器待机,大大减少了彩电不工作时的耗电;本实用新型能识别彩电的开关机状态,在关机时自动切断彩电的交流供电(即全断电),这样,既消除了打开、关闭彩电电源开关的麻烦,简便了用户收看电视的操作,尤其是给残疾人、老年人或喜欢躺着看电视的人提供了方便,又使机中原待机系统不必长期工作,从而延长了电视机的寿命,减少了电视机出故障的机会;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优化的设计方案,在保证功能多的前提下,使用了最少的元器件,耗电极少,成本低廉,生产容易。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各种型号规格的遥控彩电,也适合于VCD、DVD、录象机等具有遥控系统的家电设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控制器电路原理图
图4为采用元器件组装时所用红外接收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控制器壳体3由绝缘性能及阻燃性能好的材料塑压而成。壳体的正面开有指示灯窗口4、红外接收窗口5,正面上方及侧面上方各开有一对插座孔,插座孔中的插座2固定在壳体内,供用户选用。固定于壳体上的控制器电源插头1,从壳体底面上部中央引出。控制器电路的全部元件装于52×78的印制板上,固定在盒内。指示灯及红外接收二极管分别对着各自的窗口,印制板的插头、插座引出印制线位于插头、插座附近,以便直接固定或使连接线最短。这样的一体化结构让用户“即插即用”,使用起来非常方便。如图2所示,控制器电路是由红外接收电路、过压检测电路、开/关机识别电路的各输出连接到信号处理电路,信号处理电路经延时控制电路、驱动控制电路连接到继电器,和与上述各电路连接的控制器电源组成。如图3所示,控制器电源是:市电电源的一根进线经插头1的一根引线接到保险丝BX的一端,BX的另一端与第一电容C1及第一电阻R1一端相接,第一电容C1、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又与第一稳压管DW1的正端及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相连。第一稳压管DW1的负端接插头1的另一根引线。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与第二电容C2的正端、第二电阻R2的一端及第三二极管D3的负极、继电器J线圈的一端相连。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与第二稳压管DW2的正端、第三电容C3的正端、红外接收头M的第2脚、六非门IC1(含门A、B、C、D、E、F)的第14脚及第七电阻R7的一端相连。第二电容C2的负端、第二稳压管DW2的负端及第三电容C3的负端接第一稳压管DW1的负端。本控制器供电回路,分别在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两端产生12V、5V稳定直流电压,供控制器使用。红外接收电路是:红外接收头M的第1脚、六非门IC1的第7脚接至第三电容C3的负端。红外接收头M的第3脚接门A输入端。红外接收头M可以是接收频率为40kHz的任何型号遥控接收头成品,使用成品接收头是为了使生产更方便。若为降低成本起见,也可按图4自行组装。图中IC2为常用的红外接收专用芯片CX20106A或KA2184。红外接收二极管D1,电容C8、电容C9、电容C10、电阻R12、电阻R13、电阻R14为外围元件,图4中电路为常用电路,其工作原理不再赘述。信号处理电路是:门A输出端接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第二二极管D2负极接第三电阻R3的一端,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接至第四电容C4正端,第四电阻R4的一端及门B输入端,门B输出端接门C输入端。第四电容C4的负端及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接至第三电容C3负端。其工作原理是:按手持遥控器任意键所发射的红外信号,经红外接收头M接收处理后,送至六非门芯片IC1的门A反相隔离,再经第二二极管D2、第三电阻R3对第四电容C4充电,第四电容C4上电压升高后,门B输出低电平,门C输出高电平,形成遥控开机信号。电视机工作时,开/关机识别电路送至第四电容C4的信号,形成持续供电信号。市电电压过高时,过压检测电路送至第四电容C4的信号,形成断电信号。过压检测电路是:第六二极管D6正极接第一电容C1与保险丝BX相接的一端,其负极接第十电阻R10,第十电阻R10的另一端接第十一电阻R11、第五电容C5正端及门F的输入端。第十一电阻R11的另一端及第五电容C5负端接第三电容C3负端。门F输出端接第四二极管D4负极,其正极接至第四电容C4正端。其工作原理是:市电经第六二极管D6整流,及第十电阻R10、第十一电阻R11分压后送至门F进行比较。若市电电压超过额定最高电压(比如270V),门F输出低电平,经第四二极管D4使第四电容C4放电,门B输出高电平,门C输出低电平,形成断电信号。开/关机识别电路是:继电器J的中心触点接第六二极管D6正端,其常开触点J-1接插座2的一端,其常闭触点J-2接第九电阻R9,第九电阻R9的另一端接发光二极管LED正极,其负极接第三电容C3负端,插座2的另一端接第八电阻R8的一端、第七二极管D7负极、第八二极管D8正极、第六电容C6的一端。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第七二极管D7正极、第八二极管D8负极接第三电容C3负端。第六电容C6另一端接第六电阻R6及门D输入端、第六电阻R6另一端接门D输出端及第七电容C7,第七电容C7的另一端接第七电阻R7的一端及门E输入端,门E输出端接第五二极管D5正极,第五二极管D5负极接第四电容C4正端。其工作原理是:本控制器给彩电供电后,若开机工作,由市电经继电器J的常开触点J-1,电视机插座2在第八电阻R8上形成较高电压降(数十毫伏级),经第六电容C6加至门D和第六电阻R6组成的放大器放大,再经第七电容C7加至第七电阻R7、门E整形、第五二极管D5整流后,对第四电容C4继续充电,形成持续供电信号。反之,若彩电供电后不开机工作,或遥控关机,则无持续供电信号产生。驱动控制电路是:第五电阻R5的一端接门C输出端,其另一端接三极管BG1的基极,三极管BG1的集电极接至二极管D3正极,三极管BG1的发射极接电容C4负端。其工作原理是:第五电阻R5、三极管BG1组成放大器,对供电信号进行放大,以驱动继电器工作。第三二极管D3接于继电器J两端,起保护三极管BG1的作用。延时控制电路是,本控制器给彩电供电后,第四电容C4、第四电阻R4还起延时作用,以便有开机的准备时间。第四电容C4、第四电阻R4延时结束前,若已开机,则继续供电;若不开机,或收看完节目遥控关机,则在第四电容C4、第四电阻R4延时结束后给彩电断电。继电器J为供电电压12V,触点额定电流5A,耐压250V AC的小型继电器,其常开触点J-1接插座2,以控制插座的供电。用有两组触点的继电器控制插座的两引线更好。在图3中,发光二极管LED经第九电阻R9接于J的常闭触点J-2,作本控制器的待机指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谭显金,未经谭显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223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风冷活塞压缩机用风扇轮
- 下一篇:铸铁-钢.法兰短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