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复合耐刺穿鞋内底无效
申请号: | 01218244.3 | 申请日: | 2001-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471155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1-16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春;陈绮梅;梁高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士兵系统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A43B13/02 | 分类号: | A43B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刁玉生,赵郁军 |
地址: | 10008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刺穿 鞋内底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鞋底,尤指一种用高强织物与橡胶复合制成的耐刺穿鞋内底。
通常,人们穿着的鞋的鞋底分为两层:鞋外底和鞋内底。鞋外底由橡胶、塑料、皮或棉布等材料制成。在鞋外底的内侧附着有鞋内底,该内底也可以是由皮、革或棉织物等材料制成。由于构成鞋外底和鞋内底的材料耐磨损、耐刺穿性差,从而决定整个鞋底的耐刺穿性低,特别是劳动保护鞋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耐刺穿鞋内底,该耐刺穿鞋内底是由高强织物与橡胶复合而成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设计方案:一种复合耐刺穿鞋内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耐刺穿鞋内底是由多层高强织物压贴而成;在两层高强织物间涂复有一层厚度为0.15~0.35毫米的橡胶薄膜。
所述高强织物可以是涤纶织物、芳纶、玻纤、尼龙等织物之一。所述橡胶为天然橡胶或氯丁胶。
由于本实用新型用高强织物作鞋内底层,且高强织物结实、耐刺穿,故用耐刺穿鞋内底与普通橡胶制成的鞋外底组合而成的鞋可以保护双脚免遭外物刺伤,且具有柔韧性好,穿着舒适,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等优点。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鞋内底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耐刺穿鞋内底1附着在鞋外底2的内侧,是由多层高强织物11压贴而成,在两层高强织物11间涂复有一层厚度为0.15~0.35毫米的橡胶薄膜12。
所述的高强织物11可以是高强涤纶织物,也可以是芳纶、玻纤、尼龙等织物。根据不同的织物,织物间涂复的橡胶薄膜可为天然橡胶胶浆或氯丁胶。
实施例1:
耐刺穿鞋内底1是由三层高强涤纶织物11压贴而成,在两层高强涤纶织物间涂复有厚度为0.35毫米的橡胶胶浆12。
经传统工艺压贴后的多层高强涤纶织物层,再经平板硫化机硫化,然后按鞋底的尺寸冲裁成鞋内底,这样耐刺穿的鞋内底就制造完成。
经实验检测,用高强涤纶织物与橡胶胶浆复合而成的鞋内底,其耐刺穿强度为620牛顿/只。
随着构成鞋内底的高强涤纶织物层数的变化,其耐刺穿强度也发生变化。由三层高强涤纶织物压贴而成的鞋内底,其耐刺穿强度可达到650牛顿/只;由五层高强涤纶织物压贴而成的鞋内底,其耐刺穿强度可达到900牛顿/只。
实施例2:
耐刺穿鞋内底1是由三层尼龙织物11压贴而成,在两层尼龙织物间涂复有厚度为0.30毫米的橡胶胶浆12。
经传统工艺压贴后的尼龙织物层,再经平板硫化机硫化,然后按鞋底的尺寸冲裁成鞋内底。
经实验检测,用尼龙织物与天然橡胶胶浆复合而成的鞋内底,其耐刺穿强度为700牛顿/只以上。随着构成鞋内底的尼龙织物层数的变化,其耐刺穿强度也发生变化。由三层尼龙织物压贴而成的鞋内底,其耐刺穿强度可达到900牛顿/只;由五层尼龙织物压贴而成的鞋内底,其耐刺穿强度可达到1100牛顿/只。
实施例3:
耐刺穿鞋内底1是由三层芳纶织物或玻纤织物11压贴而成,在两层芳纶织物或玻纤织物间涂复有厚度为0.25毫米的橡胶12。
同上,经传统工艺压贴后的尼龙织物层,再经平板硫化机硫化,然后按鞋底的尺寸冲裁成鞋内底。
经实验检测,用芳纶织物与橡胶复合而成的鞋内底,其耐刺穿强度最强。随着构成鞋内底的芳纶织物层数的增加,其耐刺穿强度也发生变化。三层复合时,其耐刺穿强度最低可达到1300牛顿/只。
经多次反复实验发现,由不同的高强织物层构成的耐刺穿鞋内底,其耐刺穿强度是不同的。按耐刺穿强度大小排列依次为:芳纶、玻纤、尼龙、涤纶。
用耐刺穿鞋内底与普通橡胶制成的鞋外底组合而成的鞋可以保护双脚免遭外物刺伤,且具有柔韧性好,穿着舒适,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等优点。可制成各种类型的劳动保护鞋,特种功能鞋,作训鞋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士兵系统研究中心,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士兵系统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182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防滑带
- 下一篇:新型塑料扁丝收卷卷绕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