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热式皮肤病治疗仪无效
申请号: | 01215838.0 | 申请日: | 2001-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467101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2-26 |
发明(设计)人: | 张树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树来 |
主分类号: | A61H33/06 | 分类号: | A61H33/06;A61H11/00;A61H3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2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热 皮肤病 治疗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理疗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通过电热热疗和药物蒸气治疗相结合的皮肤病治疗设备。
根据医学原理和国际上的有关研究,采用物理疗法使皮肤表面温度达到50~55℃,对皮肤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为了增强对皮肤病的治疗效果,近年来,有的在热喷雾的基础上,施加一定波长的紫外光线,杀死病菌并使皮肤角质脱落;有的在热喷雾的基础上,采用高浓度负离子发生技术。上述方法虽然对部分皮肤病能收到一定的效果。但在热疗技术方面大部分是采用水的热喷雾来提高皮肤的表面温度,以达到治疗目的,所以作用比较单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治疗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物理电热热疗和化学药液喷雾治疗相结合的电热式皮肤病治疗仪。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这种电热式皮肤病治疗仪,包括壳体、进风罩、喷口、底座和电源插头,主要是在壳体的内腔设有微型风扇、由电热丝圈和陶瓷托架组成的电热器、药物蒸气发生器和温度传感器,壳体上设有操作面板,在壳体前端的喷口上连接有理疗管和喷头,壳体与内腔之间设有隔热层;药物蒸气发生器由药液杯、电热管、蒸气导管组成,电热管设置在药液杯内,蒸气导管的一端与药液杯的蒸气出口连通,另一端设置在喷口内侧。
在壳体的下部可设置升降式移动支架,壳体上部可设置提手,壳体内腔前部的直径小于内腔后部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主要是将电热治疗和化学药剂喷雾治疗有机地结合起来,在采用化学药液进行喷雾治疗的同时,通过电热热疗对皮肤病进行治疗,因而效果比较好。经临床60例的治疗和观察,对于顽固的神经性皮炎,经2~3次治疗,有效率达到100%,治愈率达到90%以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操作,且安全可靠。
下面结合附图和一个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如附图所示,这种电热式皮肤病治疗仪,由壳体6、进风罩9、喷口16、理疗管17、喷头18、底座14、操作面板4和电源插头10组成;在壳体6的后部设置了微型风扇8以及由电热丝圈和陶瓷托架组成的电热器12、药物蒸气发生器1和温度传感器15,电热器12设置在微型风扇8的前部,温度传感器15设置在喷口16内侧;药物蒸气发生器1由药液杯3、电热管2、蒸气导管19组成,电热管2设置在药液杯3内,蒸气导管19的一端与药液杯3的蒸气出口连通,另一端设置在喷口16内侧;在壳体6与内腔7之间设有隔热层13,在壳体5的下端设有升降式移动支架11,在壳体6的上部设有提手5,壳体内腔7前部的直径小于内腔7后部的直径。
使用时,首先将专用的药液注入药液杯内,接通电源,开启电源开关,再开启药物蒸气发生器开关和微型风扇开关,当药物蒸气发生器开始喷出药雾时即可开始对皮肤进行治疗。每次治疗5~6分钟,治疗的时间和温度均通过操作面板进行控制。喷头的口径可设置成大、中、小多种不同的规格,根据皮肤疾病面积的大小,选用合适的喷头。
本实用新型既可以安装升降式移动支架使用,又可以把升降式移动支架卸掉,通过固定座直接放置在桌子、椅子和工作台上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树来,未经张树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158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