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动力的生活污水处理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1213453.8 | 申请日: | 2001-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466145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2-19 |
发明(设计)人: | 贺志勇;夏卫德;蒋谦;戴慧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湘牛环保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07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动 生活 污水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专利号为97207712.x(公告日:1998年7月15日,公告号:CN2286181Y)的实用新型专利,揭露了一种“生活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其结构见图1。该装置包括圆筒形容器1,圆筒形容器内有横置的配水隔板2,配水隔板的下方为厌氧生物氧化池3,厌氧生物氧化池内有固定式的填料4;配水隔板的上方有由内层圆筒形隔板5构成的好氧生物氧化池6和由外层圆筒形隔板7构成的斜板沉淀池8,内外层圆筒形隔板之间有配水渠9,好氧生物氧化池6内有固定式的填料10,斜板沉淀池8内有斜板11;好氧生物氧化池6的下部即固定式填料10的下方有曝气盆12,曝气盆通过配气管13与鼓风机14相连,由鼓风机提供曝气气源;并设有排泥管15,排泥管的一端由圆筒形容器1的外部伸至厌氧生物氧化池3的底部;圆筒形容器1上部的排水槽16与斜板沉淀池8的上部相通。生活污水经配水管17进入厌氧生物氧化池3,首先经厌氧生物氧化处理,然后按图1中箭头所示流向,先后进行好氧生物氧化、沉淀处理,污水经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由排水槽16出。该装置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但存在以下不足:一是采用鼓风机向曝气盆提供气源,单位能耗的充氧率低;二是固定式填料的结构较复杂,而且容易堵塞,影响处理效果,堵塞后不便于清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微动力的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可降低动力消耗,提高单位能耗的充氧率,填料不易堵塞,方便清理,有利于提高污水有机物的去除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参见图2,有容器18,容器内设置两隔板19而构成厌氧生物氧化池20、好氧生物氧化池21和斜板沉淀池22,厌氧生物氧化池20与好氧生物氧化池21之间的隔板上部有水流孔23,好氧生物氧化池21与斜板沉淀池22之间的隔板下部有水流孔24,斜板沉淀池22内设有斜板25,斜板沉淀池22的侧壁上部设有排水槽26,排水槽与斜板沉淀池的上部相通,好氧生物氧化池21内设有成自由状态的填料27,好氧生物氧化池21的底部设置曝气装置28,曝气装置连接一通气管29,通气管的一端伸至容器外部与大气相通,好氧生物氧化池21和斜板沉淀池22的壁上均设有与大气相通的通气管30,所述的厌氧生物氧化池20内至少设置一隔板31而依次构成首级厌氧生物氧化池32和后级(或多级后级的)厌氧生物氧化池33,每级厌氧生物氧化池内均设有一导流管34,首级厌氧生物氧化池32内的导流管34的一端连接在该厌氧生物氧化池的侧壁上部,并与容器外部的污水管相通,后级厌氧生物氧化池内的导流管的一端连接在与前级厌氧生物氧化池之间的隔板上部,并与前级厌氧生物氧化池相通,每级厌氧生物氧化池内的导流管的另一端则位于该级厌氧生物氧化池的底部。生活污水首先进入首级厌氧生物氧化池32,经导流管作用,冲击、搅动该级厌氧生物氧化池底部的污泥,直接利用污泥中的菌种进行首级厌氧生物氧化处理,然后进入后级厌氧生物氧化池,以同样的方式进行后级厌氧生物氧化处理,再依次进入好氧生物氧化池21和斜板沉淀池22,进行好氧生物氧化处理和斜板沉淀处理,经处理后达到排放标准的水由排水槽26排出。
与现有技术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
1、由于在好氧生物氧化池内直接采用了曝气装置,有利于提高曝气效果,可提高单位能耗的充氧率,根据污水进水量的大小,有利于实现间隙式或连续式曝气的控制,而且与采用鼓风机供气装置比,还简化了结构、降低了环境噪声。
2、由于好氧生物氧化池内的填料为自由状态的悬浮状,作业中,自由状态的悬浮状填料可产生相互碰撞而加速填料表面生物膜的更新,不易堵塞,可提高污水有机物的去除率,与固定式的填料比同样简化了结构。
3、厌氧生物氧化池内采用导流管直接冲击其底部的污泥,不但可满足厌氧生物氧化处理,而且简化了结构和节省用料。
图1为97207712.x号专利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视图。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湘牛环保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湖南湘牛环保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1345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对插孔电源插座装置
- 下一篇:广告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