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给煤型煤锅炉无效
申请号: | 01209252.5 | 申请日: | 2001-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481987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3-13 |
发明(设计)人: | 李春植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春植 |
主分类号: | F23K3/08 | 分类号: | F23K3/08 |
代理公司: | 通辽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邹方德 |
地址: | 辽宁省营口市立交桥***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煤型煤 锅炉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锅炉,即一种自动给煤型煤锅炉。
锅炉燃煤型煤化是目前锅炉改造的目标之一。型煤,不仅可以利用碎煤、低质煤,而且具有型状规则,通风良好,固硫降排等优点,因此,实现锅炉型煤化,对于降低成本,减少污染,保护环境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可是,由于没有合适的型煤锅炉,使锅炉型煤化的进程受到阻碍。目前,国内推出的几种型煤锅炉,都是将型煤摆放在炉排上点火燃烧。这种方式的缺点是,当需要加煤或用炉钎除灰时,型煤的次序即被打乱而与散煤无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人曾研制了一种带燃烧架的型煤锅炉,即将型煤装入架内进行燃烧。这种方式保证了燃烧次序,实现了整架除渣,促进了型煤锅炉的普及。可是,这种锅炉的装煤和除渣过程还需要手工劳动,还不能使型煤持续不断地填装和排出,适用范围较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研制一种型煤可以自动有序地进入炉膛,燃烧后又可以自动有序地排出炉外的一种型煤锅炉。
上述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这种锅炉也是由进煤口、炉膛、水套、烟道等构成,所不同的是:所说的进煤口是一种与型煤外形相配合,型煤可在其中上下排列,且可向下滑动的筒状煤斗,筒状煤斗下口处设有一个可叉开或收扰的放煤器,筒状煤斗下口与上链条炉排相对,上链条炉排另一端伸入炉膛,上链条炉排下方,设有一条可将上链条炉排上燃尽下落的型煤接下并送往炉外的下链条炉排。
所说的上、下链条炉排及放煤器,均有动力机经传动变速装置带动。
所说的炉膛上方的水套内,设有蛇形水管。
采用上述方案制成的锅炉,只要将型煤装入筒式进煤口,型煤即可定时下落,由上链条炉排送往炉膛内燃烧,燃尽后,落至下链条炉排放热并输出,从而实现了自动给煤,有序进入,有序排出的目的。
下面结合附图介绍一种实施例:
图1是本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是其左视图。
图3是本实施例的给煤装置工作状况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的上下链条炉排工作状况示意图。
图中可见,烟道1、水套2、炉膛3、放煤器4、筒式煤斗5、上链条炉排6、下链条炉排7、保温层8、水管9、烟口10、蛇形水管11。
如图所示,这种锅炉的炉膛3下方,设有两层链条炉排6和7,工作时,链条炉排在动力机带动下以确定的速度运行。在锅炉外侧,设有筒式煤斗5,煤斗5的形状与型煤的形状相适应。如图3所示,煤斗5最好有两条,呈“V”形放置,中间设有放煤器4,放煤器4由凹轮12、滑轮13、压叉14、放煤脚15构成。型煤可以从筒式煤斗5放入,并被放煤脚15挂住,当需要放煤时,动力机带动凹轮转动,通过滑轮13,压叉14下压,使放煤脚并扰,型煤下落到上链轮炉排6上,再进入炉膛内燃烧,燃过之后,恰好行至上链轮炉排6的末端下落至下链轮炉排7上,由下链条炉排7送出炉外。当放煤脚完成放煤动作后,凹轮转过原来位置,放煤脚向两侧叉开。由于煤斗内的型煤与放下去的型煤相邻处有一空隙角,放煤脚叉开后恰好将煤斗5内的型煤挂住,下面的型煤与上面的型煤分离,然后随链条炉排进入炉膛,如此反复进行,即可完成给煤动作。
这种锅炉炉膛内也可设有水管9,上方设有水套2,炉膛内的烟气从烟口进入水套形成的空腔,空腔内设有多支蛇形水管11,可以进一步回收烟气中的热量,因此这种锅炉的热效率很高。加之型煤通风性好,在无风机的情况下亦可正常燃烧,而且排烟极少,肉眼很难看到,硫化物的排放量远低于标准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春植,未经李春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0925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质总氯、余氯及臭氧快速测定试剂盒
- 下一篇:一种可折叠童车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