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绉缩工具无效
| 申请号: | 01208377.1 | 申请日: | 2001-03-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514976Y | 公开(公告)日: | 2002-10-09 |
| 发明(设计)人: | 张祈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祈福 |
| 主分类号: | B25B25/00 | 分类号: | B25B25/00;H02G1/14 |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郑永康 |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工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接头,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最佳防水性的绉缩工具。
在同轴电缆制造工业中,使用手持型压接夹具在一同轴电缆的一端连结有一标准接头,然后将该接头与另一相配的接头连接或与电视机的讯号埠连接是一常见的方法。
现今常见的压接工具是将一套筒在电缆端挤压缩小形成一六边形的接头,这种六边形的绉缩接头有一主要问题,即它不能在电缆端形成完全的封密性,空气及水气易自电缆端进入电缆进而影响电视影像画面品质并逐渐锈蚀电缆。
有鉴于此,本案创作人积从事该行业多年的经验,并本着精益求精的精神,积极研究改良,终于研制成功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绉缩工具,其可使末端接头一端的圆周均匀地缩小形成一约为圆锥状具有平滑且无肋纹的连续面,供连接电缆,其具有最佳的防水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绉缩工具,供连结一圆管状的接头外套筒与电缆的一端,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机体、一手把、一模具组、一模具支持座、一自动复位装置、一推杆机构;所述机体包括固结一体的支持体与模具支持端,模具支持端容纳所述模具支持座;所述手把一端设有连接部,该连接部通过支轴装设在所述支持体的一端;所述模具组的内部设有一倾斜孔穴,孔穴的第一端开口直径约等于外套筒的外径,该孔穴的第二端与第一端轴向相隔,其直径约等于电缆的外径,模具组的外部设有一倾斜面;所述模具支持座内部设有孔穴,该孔空外侧壁与所述模具组外部倾斜面相吻合,该孔穴容纳模具组;所述自动复位装置是设置于所述模具组上;所述推杆机构位于所述支持体上,与模具组内部的倾斜孔穴呈轴向间隔,以支持接头外套筒,并使一端部面向孔穴的第一端,电缆的一端穿越孔穴且有部分插入外套筒。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绉缩工具,其中该模具组由两个可分开的模具组成。
前述的绉缩工具,其中该自动复位装置包含一导杆组,其分别固接在模具组上,导杆组上套设有一弹簧元件。
前述的绉缩工具,其中该导杆组包括有二导杆,其一端分别固接在两个模具上,并使二导杆分别贯穿于模具支持端,导杆上分别套设有弹簧元件。
前述的绉缩工具,其中该推杆机构包括一圆筒状滑行元件、一连接件、一夹头,其中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手把的一端连结,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滑行元件结合,滑行元件与所述夹头连结。
本实用新型其可使末端接头一端的圆周均匀地缩小形成一约为圆锥状具有平滑且无肋纹的连续面,供连接电缆,其具有最佳的防水性。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纵向断面图。
图3A为图3所示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挤压电缆后的纵向断面图。
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绉缩工具10包括一机体11,其上设有模具支持端12,模具支持端12容纳有一模具支持座13,模具支持座13上形成一倾斜孔穴14通往位于机体11一端的开口15,模具支持座13内容纳两个可分开的模具20、21,两模具20、21间形成一倾斜孔穴22通往开口15,两模具20、21的外部形成一与倾斜孔穴14相吻合的倾斜面23。两模具20、21是以一连接件28使其一端相连接,而另一端形成可开启或闭合的状态。
一推杆机构30的圆筒状滑行元件31可在支持体16的开口内滑动,支持体16设于机体11的一端与模具20、21呈轴向间隔,滑行元件31位于孔穴22的轴线上且与孔穴22呈轴向间隔。一手把24设置于机体11的一端向外延伸,彼此之间相隔成一锐角,手把24的一端25固接在机体11的一端上,手把24则以一支轴26装设于支持体16上,手把24的一端25是与推杆机构30的连接件32一端结合,而连接件32的另一端则与滑行元件31结合。滑行元件31连结有一夹头33,故可使夹头33沿轴线方向在图3及图4所示的位置间移动,模具支持端12及支持体16是与机体11结合形成一体。
模具20、21的一端装设有一自动复位机构40,该自动复位机构40包括有二导杆41,其一端分别固接在模具20、21上,并使导杆41贯穿于模具支持端12,以导引两模具20、21沿轴线方向移动,使模具20、21压入模具支持座13内。由于导杆41上套设有弹簧元件42,所以当手把24摇离支持体16时可使模具20、21自动回复至原先开始位置,以准备让下一个末端接头与电缆挤压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祈福,未经张祈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0837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