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组合式栏杆无效
申请号: | 01208308.9 | 申请日: | 2001-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2479111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2-27 |
发明(设计)人: | 陈鼎锵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鼎锵 |
主分类号: | E04F11/18 | 分类号: | E04F1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领弟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式 栏杆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围栏,特别是一种组合式栏杆。
建筑物楼梯的侧边皆设有作为安全保护装置的栏杆,藉以保护爬楼梯的人们不致跌落于楼梯下。传统栏杆通常直接于建筑物中以焊接的方式进行施工作业的焊接结构,其存在以下缺点:
1、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焊接施工,且需要以工具为之,故存在施工较为不方便的缺点。
2、于建筑物中时焊接组设栏杆时,建筑物中往往已完成部分内装修,如地面装修,甚至已铺设有地毯,当于进行焊接作业时,可能会破坏地面,严重者更会使以木地板、地毯装修的地面发生燃烧而引发火灾的问题,故存在安全性不足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组装施工方便、安全的组合式栏杆。
本实用新型包括若干立管座、立管及至少一栏杆;立管底部设置于立管座上,并以螺丝锁紧固定,立管上端夹掣有一端延设带通孔凸耳的两弧形夹片;栏杆底部组设与夹掣于立管上端两弧形片凸耳相对应并组接的上接头;上接头上设有螺孔,上接头以其顶部固定于栏杆底部;栏杆置于若干立管的顶端,并藉由穿过延设于两弧形片一端凸耳上的通孔并螺接于栏杆底部上接头螺孔内的螺丝固定组设于若干立管顶端。
其中:
立管横管侧边固定设有组接横管的设有螺孔的侧接头;横管两端夹掣有一端延设带通孔凸耳的两弧形夹片;横管以夹掣弧形片的两端置于相邻两立管之间,并藉由穿过延设于弧形片一端凸耳上的通孔并螺接于立管侧边侧接头螺孔内的螺丝固定组设于相邻两立管之间。
两弧形片上分别设有相对应的通孔及具内螺纹的螺纹管;两弧形夹片藉由穿过通孔并螺接于螺纹管内螺纹上的螺丝固定夹紧于立管的上端或横管两端。
栏杆底部设有朝上延设翼缘的剖沟,于剖沟内内嵌设有嵌卡于其两翼缘上的呈门形并设有螺孔的上夹座;上接头顶部凸设与上夹座嵌卡的凸块,其上设有横螺孔及竖通孔;上接头以其顶部凸块嵌卡于上夹座上,并藉由穿过其上竖通孔螺合于上夹座螺孔内的螺丝固定于栏杆底部。
立管座为设有分别形成凹槽的内、中、外层壁面的三阶体,并于外层壁面螺设止定于内层壁面的数支螺丝。
立管座外部罩设有饰盖;饰盖的侧边与立管座上螺丝对应处设有数个供螺丝穿入的通孔。
上接头及侧接头顶、侧部分别延设具有长条孔的固定片;上接头及侧接头分别藉由穿设于其固定片长孔内并螺合于栏杆底部及立管侧面的螺丝固定于栏杆底部及立管侧面。
若干立管顶端组设相互靠抵的若干栏杆;并于两栏杆的衔接处中置入具有适当长度且具弧面的内套,并于内套下方组设具有数个螺孔的迫紧片,藉由螺设于迫紧片螺孔内并顶抵于内套底部的螺丝将内套及迫紧片将两栏杆组装成一体;并于两栏杆的衔接处外套设具有适当长度的外套。
立管侧边纵向形成剖沟,侧接头藉由穿设于其固定片长孔内并螺合于立管侧边底部纵向剖沟内的螺丝固定于立管上。
由于本实用新型包括若干立管座、立管及至少一栏杆;立管底部设置于立管座上,并以螺丝锁紧固定,立管上端夹掣有一端延设带通孔凸耳的两弧形夹片;栏杆底部组设与夹掣于立管上端两弧形片凸耳相对应并组接的上接头;上接头上设有螺孔,上接头以其顶部固定于栏杆底部;栏杆置于若干立管的顶端,并藉由穿过延设于两弧形片一端凸耳上的通孔并螺接于栏杆底部上接头螺孔内的螺丝固定组设于若干立管顶端。于组装过程中,可将各部份的材料携带至施工场所,然后再将各部份的材料分别加以组装即可完成,故组装施工时相当便利;组装时完全不需要以焊接的方式固定,故不会发生因焊接作业所产生的火花而引发起火灾,不仅组装施工方便,而且安全,从而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侧视图。
图2、为图1中A部局部放大分解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3、为图1中B-B剖视图。
图4、为图1中C-C剖视图。
图5、为图1中D部局部放大分解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6、为图1中D部局部放大分解结构示意立体图(栏杆剖沟内设有夹座)。
图7、为图1中E-E剖视图(以夹座连接)。
图8、为图1中F部局部放大分解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9、为图1中G-G剖视图。
图10、为图1中H-H剖视图。
图11、为设有剖沟的立管与侧接头结构示意立体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阐述。
如图1、图2、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若干立管座10、饰盖20、立管22、横管56及栏杆54(54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鼎锵,未经陈鼎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0830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