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快速连续直热式电热水器无效
申请号: | 01208238.4 | 申请日: | 2001-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2465115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2-12 |
发明(设计)人: | 吕相楠;吕桠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纪步祥 |
主分类号: | F24H1/14 | 分类号: | F24H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1301 北京市顺义***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快速 连续 直热式 电热水器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电热水器,特别是一种快速连续直热式电热水器。
现有技术中的电热水器都是以封闭储水加热后与冷水混合调温后使用,而且大都以电热丝做为电加热器件,现有技术有如下不足:
1.需配备大体积的储水罐,其占据空间大,使用不方便;
2.电热丝容易烧坏,寿命短,不安全;
3.不能连续供应热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设计一种新型的快速连续直热式电热水器。
本实用新型是按如下的方式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电热管、水温调节装置、水控电源开关,它们均固设于壳体内,电热管两端分别是进水口和出水口,电热管的两端还分别设有电极,进水口通过软管与进水接头相连,出水口通过软管和水控电源开关与出水接头相连,当有水通入时,水控电源开关将开启电源;当切断水路时,水控电源开关将切断电源,电热管的一个电极与电源零线相连,另一个电极与水温调节装置相联,电热管的两极间并联一个由整流管D、指示灯LED、电阻R3相串联的电路,所述水温调节装置由可控硅元件、双向触发二极管、水控电源开关及水温调节开关组成,其电路连接关系为:可控硅元件KG1和KG2并联之,并联后的一端与电热管的电极相联,另一端与电源火线相联,可控硅元件KG的控制端与双向触发二极管ST的一极相联,电容C2、电阻R2串联后与可控硅元件KG并联,电阻R1、电容C1、水温调节电阻W、水控电源开关8、过热保护开关K串联后也与可控硅元件KG并联,双向触发二极管ST的另一极与电阻R1和电容C1的串接点相联。
所述电热管可以是螺旋形的,也可以是直形的,也可以由直形电热管串接而成;所述电热管的外壁喷涂有电热膜,管的两端分别是进水口和出水口,位于电热管两端处的电热膜上设有电极。
所述电热管上的电热膜是通过热解喷涂的方法使二氧化锡及中介体沉积在管的外壁;电热管上的电极是用特制铜箔紧箍在电热膜上再涂抹银导电胶而制成的。
所述螺旋形电热管是用特硬硼硅玻璃制成;所述直形电热管可以是用特硬硼硅玻璃制成,也可以是用石英玻璃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
1.电热管体积小,效率高,安装方便,能实现连续供应热水;
2.电热管内的流体与电热膜之间的绝缘性能良好,具有很好的安全性;
3可根据需要方便地控制水温。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图2是水温调节装置电路原理图,
图3是电热管截面构造图,
图4是直形电热管图,
图5是直形电热管串接图。
图中,1电热管,2进水口,3出水口,4电极,5电极,6进水接头,7出水接头,8水控电源开关,9水温调节装置,10外壳,11电热膜。
如图1所示,电热管1的两端设有电极4和5,电热管的进水口2和出水口3分别与外壳10上的进水接头6和出水接头7相通,其出水通路上设有水控电源开关8,电极4和5与外壳10内的水温调节装置9电连接。
如图2所示,电热管电极4与电源零线相连,电极4和5间并联一个由整流管D、指示灯LED、电阻R3相串联的电路,所述水温调节装置9的电路连接关系为:可控硅元件KG1和KG2并联之,并联后的一端与电热管的电极5相联,另一端与电源火线相联,可控硅元件KG的控制端与双向触发二极管ST的一极相联,电容C2和电阻R2串联后与可控硅元件并联,电阻R1、电容C1、水温调节电阻W、水控电源开关8、过热保护开关K串联后也与可控硅元件KG并联,双向触发二极管ST的另一极与电阻R1和电容C1的串接点相联。如图3所示,电热管1的外壁喷涂有电热膜。如图4所示,电热管1为直形。如图5所示,电热管1为直形串接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纪步祥,未经纪步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0823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