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动力自动净化油烟气系统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01206882.9 | 申请日: | 2001-07-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529105Y | 公开(公告)日: | 2003-01-01 | 
| 发明(设计)人: | 廖重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廖重文 | 
| 主分类号: | F24C15/20 | 分类号: | F24C15/2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10031 四川省成都市二***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 自动 净化 油烟 系统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庭厨房净化油烟污染的无动力自动净化油烟气系统装置。
中国专利公告91217555.9、91207751.4、91207705.0中公开了三种技术方案,目的在于改造抽油烟机的性能,其不足之处是:没有着眼于抽油烟机的根本改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不需要任何人造能源及动力器件,成本低、结构简单、寿命长,无须任何操作,容易制作,容易推广的无动力自动净化油烟气系统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措施来达到:
根据液流连续原理,液体的流速与其流管的截面积成反比。这种规律在气体中也可以观察到。根据这一原理,合理设计煤气炉灶台和油烟气通道的形状、尺寸,以及吸收腔,不但可使厨房及相邻居室净化而不受油烟气污染,还可基本消除油烟气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一种无动力自动净化油烟气系统装置,包括专用煤气炉灶台、导引板、集气筒、吸收腔;其特征在于不需使用任何人造能源及动力器件,依靠煤气炉灶台(1)、导引板(2)、集气筒(3)、连接筒(4)、吸收腔(5)、出气管(6)构成的系统装置,对煤气炉使用时由油烟气、微小油珠、水蒸气、空气形成的混合气流——油烟气加以导引,达到自动收集并吸收油烟气的目的:煤气炉灶台(1)的四周及下方封闭仅留进气孔,灶台上方开形状与煤气炉一致的缺口以放置煤气炉,但灶台的缺口大于煤气炉的尺寸,使煤气炉的四周每边都有2~25cm的缺口供空气流通;导引板(2)可以作成移动式的或固定在煤气炉灶台(1)上,移动式的导引板还可以遮挡的方式调节煤气炉旁空气流通道的大小;集气筒(3)的形状和尺寸因煤气炉为单火或双火喷头而异,但均为顶部和四周封闭的罩子。其下口尺寸罩住煤气炉灶台(1)整个台面;当导引板(2)为固定式时;集气筒(3)可以置于导引板(2)之上,也可以不与导引板相连而将导引板(2)罩在集气筒(3)之内;连接筒(4)直接固定在集气筒(3)侧面或顶部。吸收腔(5)内悬挂铁丝网、废铁丝铁条、碎布巾、纸条等物吸收油烟气,吸收物应呈不均匀分布以使油烟气流过曲折的途径,出气筒(6)排出净化后的气体。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
1、上述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导引板(2)可作成移动式,使用厚度1mm以下的薄铝板、薄铁板制作,其下边卷成长方形、多边形等任意几何形状,于其中放铁条或灌入水泥等重物成为使导引板直立的基础;也可以在煤气炉灶台(1)上制作依托或插缝,使金属薄板能自由插入、卡住等方式安上或取下而更换或去掉。
2、上述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导引板(2)可作成固定式,用砖、砂、水泥、直接砌在煤气炉灶台(1)上;导引板的高度为20-40cm,宽度与煤气炉灶台(1)的空气通道宽度一致。
3、上述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集气筒(3)可以作成任何几何形状的罩子直接座立在煤气炉灶台(1)上,也可用悬挂的方式吊装在屋顶或墙上;其下口均应罩住整个灶台,包括煤气炉及其四周的通风道和导引板(2),并在正面开缺口供炊事人员站立操作,此缺口顶离地面1.6-2米,宽40-70公分,缺口高度固定或以抽拉挡板、布帘等任何方式伸缩调节;集气筒(3)的框架用铁丝、角铁及铝等类型材制作;其四周及顶部除与煤气炉灶台(1)、连接筒(4)连接的缺口外,均以1mm以下的薄铝板或铁板、玻璃板、耐高温的塑料板、塑料布等材料封闭;双火煤气炉条气筒(3)的下口宽35-100cm,长72-150cm;集气筒(3)的最大高度从灶台面至房顶;当在原有厨房内加装上述系统装置时,集气筒(3)可以立在固定式导引板(2)之顶部,也可以将导引板(2)罩在其内部;当集气筒(3)悬挂时,其下口离煤气炉灶台(1)的台面10-40公分,此时导引板(2)可以罩在集气筒(3)内,以在煤气炉的周边(至少在炊事员站立以外的两个或三个方向)对空气及油烟气起初步导引作用。
4、上述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筒(4)可制成喇叭形,或任何几何形状的进口大出口小的腔体;可以单独制作,也可以与吸收腔(5)合为一体,其外壳起连接筒(4)的作用,在其内部安装亲油的铁网、废铁丝等物质起到吸收腔的作用;连接筒(4)用铁丝、薄铁板或耐高温的塑料制作,安装在集气筒(3)的侧面上端或顶部;连接筒(4)与集气筒(3)之间用接触连接方式密封,不留缺口。
5、上述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出气筒(6)可使用铁丝、塑料布制作,也可完全用塑料制作,其直径为5-25cm。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廖重文,未经廖重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0688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