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摩托车分体式凸轮轴无效
申请号: | 01206136.0 | 申请日: | 2001-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474726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1-30 |
发明(设计)人: | 尹明善;欧阳剑;刘勇;丁志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力帆轰达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L1/047 | 分类号: | F01L1/047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郭云 |
地址: | 400031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摩托车 体式 凸轮轴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摩托车的传动装置,尤其是摩托车分体式凸轮轴。
目前摩托车发动机内的凸轮轴大体分为两大类:
1.用滚珠轴承,该类凸轮轴由于滚珠轴承存在游隙,导致发动机动转时,缸头噪音大。同时滚珠轴承的连接架间有较大的空间,凸轮轴是实心轴,只能采用飞溅润滑,当凸轮轴将进(排)气门顶下时,由于凸轮轴的高速转动,在摇臂磨擦面的油量甚少,润滑不充分,这也是摇臂被子烧蚀的原因之一。
2.直接将凸轮轴与汽缸头形成轴承与轴承座;转速输出齿轮与凸轮轴为一整体。这种凸轮轴加工工艺及热处理要求较高。根据目前我国摩托车的制造技术水平是有一定的难度。同时,由于凸轮轴高速运转,轴承或轴承座磨损比较严重。如果超出许可范围,将使汽缸体整体报废。这样制造和维修费用较高,不利于发动机的推广和运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摩托车分体式凸轮轴,通过改变摩托车凸轮轴结构,解决现有凸轮轴存在的润滑不充分,加工难度大,成本高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是:包括输出齿轮、凸轮轴、正时链轮,其特征在于:凸轮轴中心一头钻有润滑孔,该润滑孔至正时链轮处止,该润滑孔通过轴壁上的小孔与外界相通;在凸轮轴的另一头钻有安装孔,输出齿轮紧压在安装孔上;在凸轮轴上套装有滑动轴套,它位于正时链轮的一侧由止动卡环定位。
采用上述方案加工容易,成本低,运转安全可靠,便于维修替换,润滑效果好,可避免高速转动时摇臂磨擦面被烧蚀。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图1中滑动轴套4内壁展开图。
从图1可知,本实用新型主要由输出齿轮1、凸轮轴2、正时链轮3、滑动轴套4、止动卡环5组成。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是:凸轮轴2中心一头钻有润滑孔6,该润滑孔6至正时链轮3处止,该润滑孔6通过轴壁上的小孔与外界相通;在凸轮轴2的另一头钻有安装孔7,输出齿轮1紧压在该安装孔7上;在凸轮轴2上套装有滑动轴套4;它位于正时链轮3的一侧由止动卡环5定位。滑动轴套4的内壁上开有“X”形油槽。
本实用新型采用滑动轴套4替代原有技术中的轴承,不仅减轻了加工难度,而且可更换滑动轴套来延长凸轮轴的使用寿命。
如图2所示:在滑动轴套4的内壁上开“X”形油槽,它有助于良好润滑。
本实用新型在凸轮轴中心钻润滑孔6,不仅能实现强行润滑,而且能避免发动机在高速转动时摇臂磨擦面被烧蚀。
本实用新型将输出齿轮1与凸轮轴2分开,采用分体式凸轮轴(即将转速输出齿轮与凸轮轴分开,实行分别加工,再通过过盈配合把输出齿轮压入凸轮轴中心孔中),这样当因某种原因凸轮轴或转速输出齿轮存在缺陷时,可以实行互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力帆轰达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力帆轰达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061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钢筋用混凝土保护层垫块
- 下一篇:行李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