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永磁温控输扭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1204872.0 | 申请日: | 2001-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459218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1-14 |
发明(设计)人: | 韩春雷;齐志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春雷 |
主分类号: | B60K11/06 | 分类号: | B60K11/06 |
代理公司: | 四平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石岱 |
地址: | 136000 ***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永磁 温控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风扇温控输扭装置。
汽车发动机工作时,温度过高或过低对其性能影响很大,为保证发动机在最佳工作温度状态下运转,要求发动机冷却风扇能随温度的变化改变转速,提高或降低冷却能力,从而控制发动机在最佳工作温度范围工作。永磁温控输扭器就是保证发动机在最佳工作温度下工作的温度控制输扭装置。
现有汽车风扇温控输扭装置主要有硅油离合器和电磁离合器两种。由于电磁离合器工作需外配电机,占据空间大,结构复杂,成本高,价格贵,一般用在高级轿车上。国产解放CA141汽车上使用的是硅油离合器,该离合器由贮油腔和工作腔组成,油腔之间用隔板隔开,隔板上有油孔,油孔被与螺旋状双金属片一端固联的弹性压片堵住,螺旋状双金属片安装在风扇离合器的前端,作为离合器的温度传感器,发动机散热器后面的热气流作用其上。当发动机在低于最佳工作温度状态下工作时,气流温度较低,弹性压片堵住油孔,工作腔内没有硅油,离合器的主被动极之间摩擦力短小,两极的转动滑差大,处于脱开状态,致使安装在被动极上的风扇低速转动,风扇的冷却能力下降,发动机迅速上升到最佳工作温度;当发动机工作温度高于最佳工作温度时,双金属片产生旋转变形,带动弹性压片转动,打开油孔,使贮油腔硅油流入工作腔,主、被动极之间摩擦力矩增大,两极转动滑差减小,处于啮合状态,风扇高速转动,冷却能力增大,使发动机温度迅速下降到最佳工作温度,从而实现发动机工作温度的自动控制目的。硅油离合器结构简单,价格低,缺点是温度传感件的双金属片误动率高,导致离合器工作不可靠,而且由于密封困难,硅油泄漏较多,大大降低了离合器的使用寿命。
为了克服电磁离合器占据空间大,结构复杂,价格高和硅油离合器硅油漏损,误动率高,工作不可靠,寿命短等问题,人们在研制温控离合装置,申请号为91232570.4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永磁温控风扇离合器”其结构为筒形磁力传动结构,由内环外环组成,内环为主动极,外环为被动极,内环外园周面上安有数块永磁体,通过永磁体上压装的铁极轭与外环内园周面形成工作气隙,构成数对磁极,各铁极轭通过压在其上的软磁热敏材料园环面相互形成磁路。实际中该结构因为内、外环工作气隙不能改变,完全依赖于热敏合金的导磁特性,气隙磁场无法达到变化倍率要求,离合器将常处于半脱开半结合状态,而无法实现扭矩的有效传递。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永磁温控输扭装置,它是通过磁力实现扭矩传递,利用热敏软磁材料的温度特性操纵磁路实现扭矩的输出与断开,完成温度自动控制的,利用可变工作气隙确保工作气隙磁场强度变化倍率,从而从根本上解决现有硅油离合器工作不可靠,硅油泄漏,寿命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装置由主动部份和被动部份两部分组成。主动部份包括传动轴、滑动盘、感温罩三个主要部件,其感温罩和滑动盘分别通过键与传动轴连接,滑动盘与传动轴之间的配合为滑动配合,感温罩上对称镶嵌有软磁热敏合金块,滑动盘与感温罩相对一侧位置相对应地固连着永磁块,滑动盘的另一侧固连着内、中、外三个园环体,内环和外环由固连在滑动盘上的永磁体环块和固连在永磁体环块上的铁极轭构成,中环为软磁热敏合金园环体;被动部份包括被动盘、轴承和风扇三个主要部件,被动盘通过轴承连接在传动轴上,风扇被固连在被动盘上;主动部份和被动部份之间存在一个可变工作气隙间隙,间隙范围为0-3mm。
滑动盘上内、中、外园环体还可采用另外两种实施方案,即园环体可被制成几块均布的分段瓦块状结构和制成若干个沿园周方向均布的块状结构。
传动原理的核心构思是:用磁力传动原理实现扭矩传递,用软磁热敏合金材料的温度特性操纵切换磁路,改变工作气隙间隙,从而提高工作气隙磁场强度变化的倍数,实现主、被动部件的啮合与脱开,完成温度自动控制输扭。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的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1、结构简单,无需改变原有离合器的占用空间。
2、用软磁热敏合金温度特性切换磁路,不会产生误动,使其性能稳定。
3、工作气隙可变,确保气隙磁场强度的变化倍率足够,工作可靠。
4、用磁力传动扭矩,克服硅油离合器硅油泄露,电磁离合器电路故障,使用寿命长,不易发生故障。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1为永磁温控输扭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永磁温控输扭装置感温罩结构A-A剖示意图。
图3为永磁温控输扭装置滑动盘结构示意图。
图4为永磁温控输扭装置滑动盘结构A向投影示意图。
图5为永磁温控输扭装置滑动盘结构B向投影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春雷,未经韩春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048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