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零插入力电连接器无效
申请号: | 01202491.0 | 申请日: | 2001-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476114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2-06 |
发明(设计)人: | 江圳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莫列斯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31 | 分类号: | H01R13/631;H01R12/36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黄力行 |
地址: | 美国伊***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插入 连接器 | ||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电连接器,特别是一种表面安装方式的零插入力电连接器。
习知的零插入力连接器组合包括一互相叠置的滑动盖体和固定基座,滑动盖体和固定基座分别设有复数个对应的插孔,电子元件插置于盖体上且该元件的接脚向下穿过滑动盖体插孔而延伸至相对应的固定基座的插孔中,固定基座藉其各个插孔内插置的端子其脚柱穿越一电路板并经锡球焊接与该电路板电性连接。在此种连接器组合中,一设置于固定基座侧边上的驱动杆可在垂直于基座的平面上转动,该驱动杆具有一凸轮构造,旋转驱动杆可使凸轮带动滑动盖体相对于基座滑动。因此,电子元件穿过滑动盖体插孔而向下延伸至固定基座对应插孔的接脚,可在电子元件接脚不与端子接触的第一位置(即插入位置)和电子元件接脚与端子紧密接触的第二位置之间随滑动盖体移动。在第二位置时,电子元件的接脚被紧密夹持于基座插孔的一侧壁和端子之间所界定的空间内,因而可达成电子元件的接脚和端子之间良好的电性接触。
台湾专利公告第240866号即公开此种型式的连接器组合。图1为该专利所公开的连接器组合的外观图。该连接器组合包括:一具有复数个插孔11的固定基座1;复数个插设在固定基座1的各插孔11内的端子2;一叠设于基座1上的滑动盖体3,具有供电子元件接脚(未显示)穿过的复数个插孔31;以及枢设于固定基座1一侧上的具有凸轮构造41的驱动件4。当驱动件4在垂直于基座1的平面上在箭头A所示的方向枢转时,装设于凸轮构造41上的滑动盖体3则由于凸轮构造41的作用而在箭头B所示的方向上向前移动。
仍参考图1以了解使用于该连接器组合中的端子2的构造。端子2是由板状金属构成,包括:一本体21;一从本体21垂直向下延伸的脚柱22;一从体体212倾斜向上延伸的弹性臂23;一连接于该弹性臂23上端的夹持部24。
图2是用以容纳端子的固基座插孔的放大详图。为了容纳上述端子2,各个插孔11在容室形成侧壁117的相对于上表面12的一端,形成有第一容室112和第二容室113,用以分别收纳端子2的本体21的两侧边211、212。藉由第一容室112和第二容室113与端子2的本体21的两侧边211、212的配合,端子2被固定在对应的插孔11中。端子2的本体21下方的脚柱22向下延伸至电路板与电路板电性连接(未显示),端子2的本体21上方的弹性臂23和夹持部24则被收纳在固定基座1的插孔11中,端子2的夹持部24的上缘与固定基座11的上表面12齐平。
参考图3A和3B的俯视图,说明滑动盖体3相对于固定基座1移动时,电子元件的接脚8与端子的接触情形。由图3A和3B可清楚看出,由于端子2的弹性接触臂23和夹持部24是比本体21更朝向夹持侧壁114偏斜靠近,故而端子2与夹持侧壁114之间形成一接脚8的容置空间115。端子2的夹持部24在靠近欲插入电子元件接脚8的一端上形成有一曲面部25。该曲面部25朝向容室形成侧壁17弯曲。夹持侧壁114在相对于该曲面部25的位置形成一斜面116,以利电子元件的接脚8可顺利横移进入该容置空间115内。如图3A显示,当电子元件的接脚8插入滑动盖体3的插孔31,并进一步延伸到固定基座1的插孔11时,电子元件的接脚8是在不与端子2接触的第一位置C处,此时电子元件的接脚8并未受阻力。随着驱动件4的向前枢转,盖体3被凸轮构造41带动而在基座1上向前滑动,此时,透过盖体3的插孔31而延伸到基座1的插孔11的接脚8亦向前移入端子2与夹持侧壁114之间所界定的接脚容置空间115,端子2的弹性臂23和夹持部24因为晶片接脚8的挤压而侧向移动。当驱动件4枢转至可扣合于基座1一侧壁上的扣合位置时,晶片接脚8到达端子2与接脚8紧密接触的第二位置D(参考图3B)。藉由端子2的夹持部24的侧向移动所产生的正向压力,接脚8被紧紧夹持于端子2和夹持侧壁114之间,而与端子2维持良好的接触关系。
然而,随着电子装置愈来愈趋向微型化薄型化,习知连接器使用端子为长条型的端子,其组合上该长条型端子的长度,使连接器在厚度上已无法配合该微型化薄型化的目标;且其导电路迳太长,无法使电子装置处理资料的速度加快。因此,连接器的厚度朝向愈来愈薄的方向发展,加快电子装置处理资料的速度也愈来愈重要。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零插入力电连接器,其具有薄型化结构,易于组装及电性接触良好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零插入力电连接器,其具有导电路径较短,缩短电讯传导时间,加快资料处理速度的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莫列斯公司,未经莫列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024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行玉米秸割晒灭茬机
- 下一篇:适用于电动三轮车的齿轮传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