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用途汽油割焊炬无效
申请号: | 01201851.1 | 申请日: | 2001-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465053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2-12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文 |
主分类号: | F23D14/42 | 分类号: | F23D14/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43000 湖北省宜***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用途 汽油 割焊炬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用途汽油割焊炬,主要供火焰切割和焊接之用。
现有割焊炬的不足之处在于:1、功能单一,即只能用乙炔(价格高)和氧气(即气气)进行割焊,而不能用价廉的液体燃料(汽油)和氧气(即液气)进行割焊。图1表示现有割炬的结构,手柄1右端有氧气进口2和乙炔进口3,手柄内有氧气通道23和乙炔通道5分别和主接头4的上、下孔口连通。主接头内的氧气通过切割氧气管道6和割嘴接头7连通;切割氧气经割嘴8中央通道吹出。进入主接头4的氧气还和主接头下部的氧气腔9连通见图3,主接头上方有氧气调节阀10。手柄内乙炔通道5和乙炔腔11连通,主接头下部右端装有乙炔调节阀17。主接头下部左端密封连接有射吸体,射吸体包括喷嘴12和射吸管13,射吸体的放大结构见图3。乙炔和氧气在乙炔(负压)腔11混合雾化后经混合气管道16进入割嘴接头7,并经割嘴8旁边的环形孔口吹出,和切割氧气一起,以完成火焰气割。图2表示现有焊炬的结构,手柄18右端有乙炔进口3和氧气进口2,手柄左端主接头20上装有乙炔调节阀17和氧气调节阀10。乙炔和氧气混合后通过射吸体混合雾化后,经过混合气管道19和焊嘴接头21,从焊嘴22喷出以进行火焰焊接。现有割焊炬之所以不能用汽油取代乙炔,是由于:①射吸体后过长的通道,会使被雾化的液体燃料(汽油)重新凝附在通道壁上,并成滴落在割焊嘴内,造成供液不匀,形成火焰大小突变,无法进行正常的汽油割焊。②射吸体内起射吸作用的负压腔(乙炔腔11)的容积过大,容易造成不稳定的积油,导致液体燃料(汽油)的供应不稳定,因而造成火焰不稳定。③和负压腔相连的燃料通孔过粗,极易造成“空吸”现象,除火焰不稳定外,还可造成断火。2、污染环境(乙炔发生器的残余料所致)。 3、使用费用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可使用液气或气气进行火焰气割或气焊、使用费用低廉和不污染环境的多用途汽油割焊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本实用新型由手柄、主接头、接头、嘴和射吸体组成,射吸体安装于燃料管道的尾端。
射吸体内负压腔容积小。
射吸体内喷嘴的燃料孔为细长孔。
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
图1为现有技术割炬的局部剖视总图;
图2为现有技术焊炬的局部剖视总图;
图3为图1和图2的A部放大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割炬的局部剖视总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焊炬的局部剖视总图;
图6为图4和图5的B部放大剖视图。
附图件号表示:
1、手柄 2、氧气进口 3、乙炔进口
4、主接头 5、乙炔通道 6、切割氧气管道
7、割嘴接头 8、割嘴 9、氧气腔
10、氧气调节阀 11、乙炔腔 12、喷嘴
13、射吸管 14、喷嘴 15、射吸管
16、混合气管道 17、乙炔调节阀 18、手柄
19、混合气管道 20、主接头 21、焊嘴接头
22、焊嘴 23、氧气通道 24、燃料孔
25、燃料管道 26、负压腔 27、燃料管道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图4—图6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要由手柄(1或18)、主接头(4或20)、接头(割嘴接头7或焊嘴接头21)、嘴(割嘴8或焊嘴22)和射吸体组成。割炬的主接头4和割嘴接头7之间连通有切割氧气管道6和燃料管道27。射吸体包括喷嘴14和射吸管15(见图6),射吸体安装于燃料管道的尾端,即燃料管道27和割嘴接头的连接处。负压腔26容积很小(基本被取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积油和火焰不稳的缺陷。喷嘴14的燃料孔24设计成细长孔,该细长孔出口端截面积≤4平方毫米,这样,可避免现有技术在使用中的“空吸”现象,以达到火焰稳定。焊炬的主接头20和焊嘴接头21之间连通有燃料管道25,射吸体安装于燃料管道的尾端,即燃料管道25和焊嘴接头21的连接处。
本实用新型对比现有技术具有下述优点:
功能多,由于射吸体设置在割焊炬的最尾端,被雾化的液体燃料(汽油)无法凝结,因而,可使火焰稳定和进行正常的火焰切割或焊接。所以,既可用氧气和乙炔,又可用氧气和汽油进行切割或焊接。
由于汽油价格低廉,可使割焊作业的成本大大降低,以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不用污染环境的乙炔发生器,而汽油气化后的燃烧不是在富含氮气的大气中,而是在嘴内燃烧,所以,不污染环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文,未经刘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018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滑板车
- 下一篇:穿墙式单绝缘支持隔离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