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排水浮潜球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1200980.6 | 申请日: | 2001-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460441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1-21 |
发明(设计)人: | 江锦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锦昌 |
主分类号: | B63C11/20 | 分类号: | B63C11/2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树明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排水 浮潜球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自动排水浮潜球装置。
一般习知的浮潜球,是为使潜水者能潜入于水面下较浅的深度,且利用飘浮于水面的浮潜球,提供潜水者所需的空气;而习用的浮潜球如台湾专利公告号第394210号“浮潜蛙镜呼吸管悬吊定位装置”,其中浮潜球结构是为一飞碟的形状,且于顶缘开设有一环的气孔,以供空气由气孔通入至连设的通气管,连通至提供潜水者空气的呼吸器中;或如上述台湾专利公告号第311585号“浮潜用蛙镜结构装置”,其浮潜球结构是为圈状的环体中设有一导气管,以连通至一深入水下的通气管,以提供潜水者能呼吸空气。
但是,习用的浮潜球结构上仍有其缺失,因此在使用实施上至少存在有如后所揭示的缺弊:
一般的海面并非是风平浪静,而上述两种的浮潜球在受到海浪的冲击时,由于无法有效将重心定位于该浮潜球底侧,因此容易造成翻覆的现象,且无法自然回复至原来的正常状态,因此可知习用的浮潜球结构使用效果不佳;而且浮潜球在受海浪冲击时,会沿气孔或导气管进水,且潜水者大都在呛水时,容易因紧张而咳嗽及失去方寸,因此容易发生危险。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排水浮潜球装置,能够避免翻覆,且能保持导气管的进气通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排水浮潜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呈罩状的外壳,且于该外壳的底部设有一底座,该底座的顶部于外壳内部形成有一顶面,该外壳对应该顶面的周侧环设有多数个排水孔,一中空状的导气管贯穿该底座,且该导气管的一端连通至该外壳内部,而该导气管于外壳内部末端形成一进气口,该进气口的位置高于该排水孔的位置。
所述的自动排水浮潜球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外壳周侧相对于该排水孔上方环设有多数个内径较小的气孔。
所述的自动排水浮潜球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外壳的底端面设有一配重块。
所述的自动排水浮潜球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外壳内部的底座设有一能打入空气至该导气管的空压机。
所述的自动排水浮潜球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导气管是连通至该外壳内近顶端处。
所述的自动排水浮潜球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外壳设呈葫芦状体。
所述的自动排水浮潜球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外壳设呈圆筒状。
所述的自动排水浮潜球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外壳设呈椭圆状。
所述的自动排水浮潜球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外壳设呈长方状。
所述的自动排水浮潜球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外壳设呈球状。
所述的自动排水浮潜球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外壳设呈多边形状。
所述的自动排水浮潜球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外壳设呈不规则状。
由上述的结构,本实用新型自动排水浮潜球装置,是具有下列的优点:
1.安全性佳:由于本实用新型是利用配重块的配重,而将浮潜球整体重心降低,使重心移至该浮潜球的底侧,而在波浪冲击之下,仍能保持呼吸管不进水的状态,且让浮潜球不会翻覆,能保持该导气管的空气通顺。
2.外壳内不易灌水:该外壳内不慎打入水时,能够利用水的重力及该底座的顶面将水沿顶面流至排水孔,而将水自动排出。
3.具有较佳的吸呼效果:由于外壳的底座内可设有一空压机,能将空气打入于该导气管内,使潜水者具有较为充裕的空气呼吸,且能满足下潜较深的需要。
为使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实用功效,兹以下文所述较佳实施例配合图式详细说明如后:
图式简要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浮潜球的组合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再一实施例图。
请参照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排水浮潜球装置,其是包含有一呈葫芦状的外壳10,且该外壳10是可为其他形状,例如:筒状、椭圆状、球状、多边状、不规则状,该外壳10的底端面设有一配重块11,于该外壳10的内底部设有一为发泡材质的底座12,该底座12的顶部于外壳10内部形成有一顶面13,该顶面13可为一弧面,而于该外壳10对应该顶面13的周侧环设有多数个排水孔14,且于该外壳10相对于该顶面13的上方环设有多个内径较小的气孔15,另设有一导气管16贯穿该底座12,且该导气管16的一端连通至该外壳10近内顶端处,而形成有一进气口1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锦昌,未经江锦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0098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屏幕自动切割机
- 下一篇:分体式高压助推注射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