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除湿盒所用干燥剂的烘干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1200083.3 | 申请日: | 2001-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460948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1-21 |
发明(设计)人: | 杨士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士贤 |
主分类号: | F26B9/06 | 分类号: | F26B9/06 |
代理公司: | 吉林省吉利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赵炳仁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除湿 所用 干燥剂 烘干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将除湿盒内部取出的吸湿饱和干燥剂进行烘干处理的烘干装置。
有些地区属于热带或亚热带气候,因此,相当的潮湿,而居住该地区的居民为了达到除湿的目的,大都选择用除湿机配合除湿盒使用,其中,可放置在橱柜或箱子内的如图1所示的除湿盒A由于设置一段时间之后,其底部会有积水,因此,其吸湿效果极容易受到使用者的肯定而广受欢迎,但是,大部分的消费者都不知道该除湿盒内装的除湿颗粒的主要成份是氯化钙,该氯化钙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之后会产生有毒的碱性溶液,该碱性溶液即是使用者所看到的积存在除湿盒底部的液体,而目前使用者使用之后大部分是将其丢弃,某些强调盒体可重复使用的除湿盒则要使用者将底部的液体倒掉,再装入新的除湿颗粒继续使用,不论上述的哪一种,该有毒的碱性溶液必定会对我们的生活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而且使用者如果倾倒过程不慎而使该溶液喷溅到皮肤上或眼睛里时,如果未做紧急和适当处理,也会对使用者造成轻重不一的伤害。
如图2所示,为另一种常见除湿盒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如图3、图4所示,为又一常见除湿盒的示意图,其中的干燥剂2是将可变色的干燥剂包装在一网状的袋体21内,使用者可根据可变色干燥剂2的颜色变化判断其吸湿情况,并根据吸湿程度,决定是否取出进行干燥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除湿盒所用干燥剂的烘干装置,以使干燥剂可重复使用。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包括有一烘干盒及一可拆式封口盖,两者皆由塑料制成,在该烘干盒的一侧壁设有一入风口,可拆式封口盖的上面设有若干出风口,可拆式封口盖的面积与烘干盒的开口面积相同,可拆式封口盖密封扣合在烘干盒上并可轻易拆卸,使用时,可将吸湿饱和的干燥剂置于可拆式封口盖上方,从入风口吹入热风,该热风从可拆式封口盖的若干出风口冲出烘干其上的干燥剂。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为常见除湿盒的立体图。
图2为另一常见除湿盒的立体图。
图3为又一常见除湿盒的立体图。
图4为图3所示除湿盒的立体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拆式封口盖的平面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拆式封口盖的横面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平面剖仰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隔热层盖的主视图。
图11为图10的俯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入风口的另一结构图。
请参阅图5、图6、图7所示,本实施例包括有一烘干盒5及一可拆式封口盖4,两者皆由塑料制成,可拆式封口盖4紧密盖在烘干盒5上;封口盖4上设有若干出风口42,四周设有U型凹槽41,U型凹槽41紧密扣合在烘干盒5的侧边上,避免进入烘干盒5内的热风从两者未紧密扣合的间隙中跑出,使热风完全从出风口42离开烘干盒5,封口盖4设有一耳状拉板43,以方便拆卸封口盖4。
请参阅图8、图9所示,烘干盒5的下方设有四个支座54,使其可平稳的站立,不致于倾倒,烘干盒5的隔热层板53一体注塑成型于烘干盒5内部,隔热层板53与烘干盒的侧壁57平行且与侧壁57之间形成有距离相同的空间,该空间内置放具有隔热效果的隔热棉形成的隔热层51,隔热层51的作用是阻挡烘干盒5内部的热量传导至外部,避免当烘干盒5内部过热时,使用者手持烘干盒5外部被高温烫伤,在结构上隔热层板53的高度比烘干盒侧壁57的高度略低,使隔热棉可轻易塞置入隔热层51内,使可拆式封口盖4顺利地与烘干盒5密封扣合不受影响。
如图10、图11所示,烘干盒5内设有隔热层盖6,其是由塑料制成,位于隔热层板53上方贴合在隔热层51表面,隔热层盖6设有扣合装置61与烘干盒5的隔热层板53上的扣合装置52相互扣合固定,隔热层盖6的作用是将隔热层51的上侧遮挡,使用者掀开可拆式封口盖4时不会直接看到隔热棉,使整体造型更为美观。
再如图5所示,烘干盒5的侧壁上设有一圆形入风口55用来装设吹风机7,如图12所示,由吹风机7吹出的热风经由入风口55进入烘干盒5,再由可拆式封口盖4上的若干出风口42离开烘干盒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士贤,未经杨士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0008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喷射泵式热泵装置
- 下一篇:具有薄膜减振结构风道挡板的制冷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