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条复卷机的自动切割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1200043.4 | 申请日: | 2001-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466116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2-19 |
发明(设计)人: | 郭明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明祥 |
主分类号: | B65H19/22 | 分类号: | B65H19/22;B65H35/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朱黎光,张占榜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条复卷机 自动 切割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条复卷机的自动切割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能自动切断经卷轴杆卷绕后多个胶膜卷的胶膜,并在切断该胶膜后,换下胶膜卷,最后又将胶膜重新进行卷绕的自动切割装置。
一般常见的传统分条复卷机,是将一胶膜原料依据所需卷取的胶膜长度而复卷出多个胶膜卷,以及依据所需卷取的胶膜宽度来分割成数条胶膜,并借助于在复卷机一开口位置处所设的卷轴杆来进行卷绕,以完成复卷和分割成数个胶膜卷的目的。但是,当卷轴杆在完成卷绕后,为了卷取新的胶膜卷时就必需重新进行换装,此时,往往会产生以下问题:
当卷轴杆在按照一定的设置将胶膜原料卷绕成多个胶膜卷后,传统的作法是利用人工作业方式将连接在胶膜卷上的胶膜切断,再进行换装以便卷绕新的胶膜卷。然而,在作业人员拉取胶膜的切断端处,并将其拉至卷轴杆上以便重新进行卷绕时,常会因作业人员本身的种种因素(如:人员的疏忽或疲倦等因素)而导致作业人员的手部被卷轴杆卷入,从而导致不幸的事情发生,因此会给劳工的安全带来问题。
另外,利用人工作业方式将连接在胶膜卷上的胶膜切断,再进行换装以卷绕新的胶膜卷,当遇到所卷绕的胶膜卷个数过多时,则势必导致作业人员逐一拉取胶膜的切断端,并拉至到卷轴杆上,便于重新卷绕多个新的胶膜卷。然而,这种人工换装的作业方式,必定会影响复卷胶膜卷的工作效率,从而导致成本增加,同时,也会影响到厂商与外界的竞争力,这在目前推行自动化机械生产的环境下,确实有改进的必要。
上述所发生的问题,均是胶膜卷在工厂内进行复卷加工时,因复卷机的卷轴杆在卷绕成多个胶膜卷后,必需利用人工换装的作业方式将连接在胶膜卷上的胶膜切断,再进行换装以便卷绕新的胶膜卷而造成的缺陷。因此,若能设计出一种分条复卷机的自动切割装置,利用自动切割装置来换装并卷绕新的胶膜卷,从而解决上述所发生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传统复卷机中所存在的各种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提供一种能自动切断连接在多个胶膜卷上的胶膜,并在切断胶膜后,换下胶膜卷,最后又将胶膜原料重新进行卷绕的分条复卷机的自动切割装置。
分条复卷机的自动切割装置,主要是胶膜原料在卷轴杆上完成胶膜卷的卷绕后,通过第一卷轴杆两端所设块体的翻转,来改变第一卷轴杆和第二卷轴杆的前后方向。而此时,胶膜原料覆盖在第二卷轴杆之上,再经过一切割装置向下切割该胶膜原料,最后通过切割装置中一管体上若干个孔洞内所喷出的气体将已切割后的胶膜原料一端吹至第二卷轴杆上,以进行卷绕新的另一胶膜卷。象这样,可有效地改善了传统分条复卷机在卷绕成多个胶膜卷后,必需利用人工切割及换装的作业方式,将连接在胶膜卷上的胶膜原料切断,再行换装卷绕新的另一胶膜卷所造成的各项缺陷。
另外分条复卷机的卷轴杆可为分别设有上、下两组卷轴杆,相对地将切割装置亦配合地设有上、下两组切割装置,从而可以提高复卷机的工作效率,降低成本,同时,也会增强厂商与外界的竞争力。
为了便于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形状、构造、装置、特征及其功能作更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一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自动切割装置的外观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自动切割装置的作动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自动切割装置的侧视图。
请参见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中分条复卷机的自动切装置,其主要是将一胶膜原料2经过复卷机1依据所需卷绕的胶膜长度复卷出多个胶膜卷21,以及依据所需卷绕的胶膜宽度(如:胶膜原料宽度为100cm,分割成10个胶膜卷,其宽度分别为10cm)分割成数条并复卷成多个胶膜卷21,其中胶膜卷21是经由复卷机1的一端开口位置处所设的卷轴杆11所卷绕完成。在该胶膜卷21被卷绕完成后,通过卷轴杆11进行自动翻转,并借助于邻近卷轴杆11的切割装置16来自动切割胶膜原料2,再将该已切割后的胶膜原料2的一端进行更换卷绕,以重新卷绕另一胶膜卷2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明祥,未经郭明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0004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桶洗衣机洗涤盖的开盖机构
- 下一篇:竹壳保温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