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驱动力接收元件和驱动机构有效
申请号: | 01142729.9 | 申请日: | 2001-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349137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5-15 |
发明(设计)人: | 山田祐介;伴丰;田泽文朗;皆川浩范 | 申请(专利权)人: | 佳能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3G15/08 | 分类号: | G03G15/08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景林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力 接收 元件 驱动 机构 | ||
1、一个用于接收来自图像形成装置驱动力的驱动力接收元件,其包括:
一个用于接收来自图像形成装置驱动力施加部分的驱动力的驱动力接收部分,
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力接收部分相对于该驱动力施加部分可移动,从而允许相对于该驱动力施加部分接合和脱离;
并且,所述驱动力接收部分有一个表面固定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力接收元件,其特征在于,该驱动力施加部分具有能与所述驱动力接收部分的表面固定器相接合的表面固定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力接收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力施加部分和所述驱动力接收部分的表面固定器中的每一个都有许多凸起,并且,所述驱动力施加部分的凸起和所述驱动力接收部分的凸起能相互接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动力接收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力施加部分和驱动力接收部分的表面固定器的凸起在自由端部分的厚度要比底部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动力接收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力接受部分的凸起和所述驱动力施加部分的凸起中的一个为环状,而另一个为钩状。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动力接收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力接施加部分和驱动力接收部分的表面固定器的凸起具有平截棱锥体的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动力接收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力接施加部分和驱动力接收部分的表面固定器的凸起的自由端部分呈圆形。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动力接收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力接施加部分和驱动力接收部分的表面固定器的凸起可弹性变形。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动力接收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力接施加部分和驱动力接收部分中的一个设有一个标引凸起,而它们中的另一个设有一个可与所述凸起相接合的凹槽。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驱动力接收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和凹槽基本上都安置在所述驱动力施加部分和所述驱动力接收部分的转动中心。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力接收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力施加部分和所述驱动力接收部分中至少有一个设有一个包围所述表面固定器毗连部分的凸起部分。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驱动力接收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分在其自由端部分设有一个弯曲部分。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驱动力接收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分在其自由端部分设有一个折叠部分。
14、根据权利要求1-13其中之一所述的驱动力接收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力接收部分有一个用于给图像形成装置总组件的显影剂接收装置提供显影剂的显影剂容器,该显影剂容器可拆卸地安装在该图像形成装置的总组件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驱动力接收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剂容器包括一个带有开口的、用于容纳显影剂的显影剂容纳部分,该开口将显影剂供给到该显影剂接收装置中,以及一个可不密封地扣住所述开口的密封部分。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驱动力接收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力接收部分设在所述密封部分中,并且所述显影剂容器把阔一个传输部分,用来传输由所述驱动力接收部分接收的转动驱动力。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驱动力接收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部分可沿着相对于所述传输部分的转动轴方向在用于密封中心开口的第一位置和用于打开定位开口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驱动力接收元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密封部分位于第二位置上时所述驱动力接收部分与所述传输部分相接合。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驱动力接收元件,其特征在于,通过从所述驱动力接收部分传输到所述传输部分的驱动力转动所述容纳部分,从所述容纳部分的内部将显影剂输送到该开口。
20、根据权利要求1-13其中之一所述的驱动力接收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力接收元件设在一个包括图像支承件的图像支承件单元中,并且,所述图像支承件受到由所述驱动力接收部分接收的驱动力而转动,所述图像支承件可拆卸地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佳能株式会社,未经佳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4272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