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流化床转鼓造粒方法无效
申请号: | 01128524.9 | 申请日: | 2001-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400040A | 公开(公告)日: | 2003-03-05 |
发明(设计)人: | 凌太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巴陵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00 | 分类号: | B01J2/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40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化床 转鼓造粒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流化床转鼓造粒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双帘流化床转鼓造粒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造粒方法有圆盘造料,转鼓造粒,流化床造粒,造粒塔造粒,挤压造粒等。由于每一种单一的造粒方法造出的粒子强度低、形状不好,粒度不均匀,并且设备利用率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流化床转鼓造粒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的:其特点是把流化床和转鼓结合起来,形成双帘,晶种从进料口进入,转鼓把晶种带到流化床上,分两边落下,形成双帘,流化气从流化管中引入,一方面在流化床上形成流化层,另一方面带出结晶热,待料帘有一定的厚度以后,料液从料液管中进入,空气从雾化管引入,料液通过喷咀在雾化空气的作用下,不断地喷到两边的料帘上,这样粒子不断循环,不断长大,直到需要的粒径为止。
采用本发明,其特点是把流化床和转鼓结合起来,形成双帘,最大限度地提高设备利用率,造出的粒子强度高、形状好,粒度均匀,可节省投资40%。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流化转鼓造粒工艺的B向剖面图。
图中1为晶体进料口、2为雾化器管、3为料液管、4为进料器、5为托挡轮、6为转鼓、7为齿圈、8为滚圈、9为出料器、10为流化气管、11引风口、12出料口、13流化床、14挡板、15、喷咀、16操板
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2,以粒度为0.8-2.0mm的普通尿素为晶种,晶种从进料口(1)进入,转鼓(6)转速为8转/分,转鼓(6)把晶种带到流化床(13)上,分两边落下,形成双帘,流化气从流化气管(10)中引入,一方面在流化床(13)上形成流化层,另一方面带出结晶热,待料帘有一定的厚度以后,料液以4m3/h的速度进入从料液管(3)中进入,空气从雾化管(2)引入,料液通过喷咀(15)在雾化空气的作用下,不断地喷到两边的料帘上,这样粒子不断循环,不断长大,直到从出料口(12)生产出粒度为3-5mm的大颗粒尿素,强度大于10N为止,粒子均匀、圆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巴陵分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巴陵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2852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小型微波干衣柜
- 下一篇:一种含稀土加氢裂化催化剂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