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门的开闭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1121231.4 | 申请日: | 2001-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330202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1-09 |
发明(设计)人: | 崔云荣;李逸熙 | 申请(专利权)人: | L&V技术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E05F3/04 | 分类号: | E05F3/04;E05F3/12 |
代理公司: | 柳沈知识产权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何秀明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闭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门的开闭装置,具体地说涉及的门开闭装置适于在加强玻璃门或正门上使用,以便在门打开时平稳快速地转动,而在门关闭时缓慢转动。
各种门都装有门的开闭装置,这些门例如有加强玻璃门、公寓的正门、办公室的出口门等,其中为将门自动关闭,要使门的开启角度小于预定的角度。目前已经开发出各种门开闭装置,它们有许多名字,例如根据所用门的形式有地板铰链,门闭合器等。
图1是一种加强玻璃门的平面图,该门上装有现有技术的门开闭装置。
将加强玻璃门50的上下端铰接在一个上框71和一个下框73上,这两个框装在建筑物出口的周边,从而使门在开启和关闭时进行顺时针或反时针转动。加强玻璃门50的下铰链上装有用于自动进行关闭的门开闭装置60,将该装置埋在建筑物地板的下面。
但是,上述现有技术的门开闭装置存在的一个问题在于:长期使用以后门60的转动范围变小,从而在门开启以后,使该加强玻璃门50松开,加强玻璃门50利用其弹性恢复力很快关闭,这就使得下一个人受挤,或用手抓来防止用户出现危险。
本发明旨在克服上述问题,因而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门开闭装置,当打开门时,该装置适于安全而快速地开启,在门关闭时,该装置适于缓慢关闭,从而使用户安全进出,并方便地通过门。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门开闭装置,其整体大小减少到一个紧凑尺寸,而且易于操作。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供的门开闭装置可以适当地调节门的开启速度和关闭速度。
根据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了一种门开闭装置,该装置包括:
一个转动地支承门的轴,该轴与门联结,以便与门一起转动;
一个插到所述轴的外周上的活塞,使其沿轴的纵向垂直移动;
使所述轴与活塞连接的连接设备,从而使活塞根据所述轴的转动作垂直运动;
一个里面装置所述轴和活塞的外壳,该外壳有一个上室和一个下室,这两个室由活塞分隔开,每一个室中均充有工作流体;
一个形成在所述外壳内壁面上的第一流体通道,该通道使上室和下室连通;和
一个装在所述活塞上的单向阀,当该活塞向上运动时该阀打开,使上室中的工作流体流到下室,而当该活塞向下运动时该阀关闭,从而使各室中的工作流体之间互不相通。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门开闭装置还包括一个位于所述活塞和外壳之间的弹簧,从而使得该活塞进行垂直移动,其中所述连接设备还包括一个操作槽,该槽或是在所述轴的外周面上倾斜形成,或是在该活塞的对称位置的内周面上倾斜形成,该连接设备还有一个操作销,该销或是设置在所述活塞上,或是设置在所述轴上,从而将该销的一端插入所述操作槽中,以便引导该销沿操作槽运动,而在向上形成的操作槽的端部形成一个固定槽,以使操作销的一端卡在该固定槽中。
此外,所述活塞的周面上沿垂直纵向形成一个键槽,该键槽用来引导所述活塞进行垂直运动,在所述外壳的内壁面上安装一个键,并使键的一部分插入外壳。在第一流体通道上装有一个流速控制阀,以便控制第一流体通道的开启度和关闭度。
下面通过结合附图进行详细描述以后,将会更充分地理解本发明的特征和目的,其中:
图1是一种加强玻璃门的平面图,该门上装有现有技术的门开闭装置;
图2是本发明的门开闭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图3是剖面图,它表示用本发明的门开闭装置打开门时的操作状态;和
图4是剖面图,它表示用本发明的门开闭装置关闭门时的操作状态。
现在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图2是本发明的门开闭装置的分解透视图,图3是剖面图,它表示用本发明的门开闭装置打开门时的操作状态。
在附图中,将一个轴30连接到门50上,以便转动地支承该门50。换句话说,将轴30的凸起端31固定联结到门50的下端,这样,当支承到轴30上的门50得到一个转动的外部转动力时,轴30就与门50一起转动。
另外,当门50转动而使轴30转动时,为了通过阻止轴30的转动来控制门50的转动速度,安装了一个阻力提供设备,从而向轴30提供阻力,其中所述阻力提供设备向轴30提供大小不同的阻力,力的大小随轴30的转动方向而不同。
换言之,当门50开启时,阻力提供设备向轴30提供的阻力较小,这样通过较小的阻力使门50平稳打开,而当门关闭时,提供给轴30的阻力较大,这样就使门缓慢关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L&V技术株式会社,未经L&V技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2123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化学增强型正光刻胶组合物和锍盐
- 下一篇:估量产品的成本的方法及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