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折叠的便携式无线终端无效
申请号: | 01120748.5 | 申请日: | 2001-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327351A | 公开(公告)日: | 2001-12-19 |
发明(设计)人: | 细沼义畅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Q7/32 | 分类号: | H04Q7/32;H01Q9/3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志醒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折叠 便携式 无线 终端 | ||
1.一种可折叠的便携式无线终端,包括:
一个便携式无线终端机体,其中包括连接得彼此枢轴地折叠移动的一个第一机体和一个第二机体;
一个天线,它安装在所述第一机体;
一个天线匹配电路,用于确定所述天线的天线特性;和
一个匹配特性转换电路,用于转换所述天线匹配电路的特性,使得当所述便携式无线终端机体折叠时与当所述便携式无线终端不折叠时的天线特性彼此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的便携式无线终端,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个折叠状态检测电路,用于检测所述便携式无线终端机体是否折叠并且发出一个代表所述检测的一个结果的检测信号,并且其中所述匹配特性转换电路根据所述折叠状态检测电路的所述检测信号转换所述天线匹配电路的特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折叠的便携式无线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匹配电路确定所述便携式无线终端机体处于折叠状态中的天线特性,并且所述匹配特性转换电路转换所述天线匹配电路的特性,使得当所述便携式无线终端机体不折叠时的所述天线匹配电路的天线特性可与所述便携式无线终端机体处于折叠状态的天线特性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折叠的便携式无线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匹配特性转换电路连接至所述天线并且提供电流,以便清除分布在所述便携式无线终端机体中的高频电流,以消除当所述便携式无线终端机体折叠时与当所述便携式无线终端机体不折叠时之间的高频电流的变化。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折叠的便携式无线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匹配特性转换电路包括:
一个第一电容,它连接至一个天线馈送点;
一个电感,其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电容,其另一端连接至地;和
电流产生装置,用于向所述电感提供电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折叠的便携式无线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产生装置包括一个二极管,用于向所述第一电容与所述电感之间的一个连接点提供电流;和一个电阻,它与所述二极管串联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折叠的便携式无线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产生装置还包括一个第二电容,其一端连接至所述二极管与所述电阻之间的一个连接点,其另一端连接至地。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折叠的便携式无线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容的电容值和所述电感的电感值确定为使得当所述便携式无线终端机体折叠时所述天线匹配电路表现出一个最优化的天线特性。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折叠的便携式无线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产生装置向所述电阻提供一个电压以导通所述二极管,以当所述折叠状态检测电路检测到所述便携式无线终端机体不折叠时向所述电感提供电流。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折叠的便携式无线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包括一个螺旋天线,它在其基部具有一个天线馈送点。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折叠的便携式无线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天线设置在一个安装得可进行缩入或拉出所述便携式无线终端机体的伸缩移动的鞭状天线的尖端,并且当所述鞭状天线处于所述便携式无线终端机体内时所述螺旋天线的基部可用作所述天线馈送点。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折叠的便携式无线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匹配电路确定所述便携式无线终端机体处于不折叠状态中的天线特性,并且所述匹配特性转换电路转换所述天线匹配电路的特性,使得当所述便携式无线终端机体折叠时的所述天线匹配电路的天线特性可与所述便携式无线终端机体处于不折叠状态的天线特性相同。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可折叠的便携式无线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匹配特性转换电路连接至所述天线并且提供电流,以便清除分布在所述便携式无线终端机体中的高频电流,以消除当所述便携式无线终端机体不折叠时与当所述便携式无线终端机体折叠时之间的高频电流的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电气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电气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2074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煎锅
- 下一篇:改善粒度的反应结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