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人体生物能量的应用方法无效
申请号: | 01120160.6 | 申请日: | 2001-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395039A | 公开(公告)日: | 2003-02-05 |
发明(设计)人: | 张庆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庆田 |
主分类号: | F03G7/00 | 分类号: | F03G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520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体 生物 能量 应用 方法 | ||
属于生物生命科学领域
根据电磁学理论和生理学内容:电荷周围存在电场,电流是电荷的移动,也是场的移动,近代物理学的理论和实践完全证实,电磁场与实物一样具有能量,质量和动量,速度是光速,场与实物是物质存在的两种不同形式,人体内存在生物电,同时也存在生物电场,由于体内场的不均匀而产生生物电流。
根据牛顿万有引力理论,我的生物能量就是根据宇宙中的黑洞现象,运用意志力将自身的生物电场转变为生物引力场增加能量的。现在每过一个月,场强至少要增加一倍,生物引力与生物场强相互成正比,引力越强,能量密度越高,作用力越大,场强E·C=F作用力,能量存在于场中,存在于人体周围空间,与生俱来,把大自然的能量转变为自身物质的新陈代谢。
人和动物都能发出生物波,以传递信息和寻代信息,植物靠场将光能转为成物质的新陈代谢,没有生物场的存在就没有生命的存在,场就是生命的灵魂,人的直觉就源于它。一切微观粒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实物可以转化为能量,能量可以转化为物质,能量作用于物质,物质是能量的载体。各种液体、气体物质及电磁波、X射线、γ射线、雷达波、激光、远红处,超声波等声、光、电都能作为生物能量的载体,利用它们辐射出来的生物波和生物射线中的生物能量粒子破坏病毒因子,将能量作用于人体,提高生命质量,其原理就象发电机一样,只要机器不断地在磁场中运行,就会不断地产生电能,载体只要不断地通过生物场的共振作用,生物能量就不断地载入其中,载体吸收了生物能量而路迁到高能级,再通过它们的作用力进行共振,造福于人类,广泛地应用于大自然。人和动物利用场能吸收O2进行新陈代谢,植物利用场能吸收CO2进行代谢。
我就是利用场能感知病情的和发现疾病成因的,利用场能的作用力做推拿导引治疗的,后来偶然发现了VCD中的激光头能吸收这种生物能量从荧屏上辐射出来,并能储存在光激光头上。
发明的目的:将生物能量就用现代医疗仪器上和制药上,以及和生活、生物相关的产品上,利用数学技术研制开发自动化智能化的医疗仪器,用利生物能量的作用力攻克现代疑难病症,加速康复,从本质是提高生命质量,并利于所有生物。
发明内容:
1、应用于喷涂上的方法:将喷涂用的喷枪上液体流经之处,经我涂上一层带有生物能量的涂层物质后,此外即形成了生物能量场,经喷枪喷出的物质就是经过场共振作用而带有生物能量的涂层物质。
2、利用上述方法直接应用于现有的医疗仪器设备上及制药设备上:电动按摩器、脉冲、远红外、超声波、激光、微波射线、X射线、γ射线、CT、核磁共振等,只须在电源线的表皮上喷涂即可,血液透淅、输液、注射等只须在液体流经之处涂上涂层物质即可,也可以制作专用的导管,也可以在灌装药物液体的装置上施加生物能量的涂层,而制出带有生物能量的药液。
3、应用于LED显示屏上作治疗的方法:做一个象按摩床大小的LED屏,放在治疗床的上方,应用上述喷涂方法在线路板上进行喷涂或在电源线上,喷涂利用多普勒效应编程为扫描程序和静止辐射程序,利用辐射能量作扫描治疗,静止辐射时主要起补的作用。同时可以结合电动按摩或针炙,如治疗糖尿病时,在胰腺部位做电动按摩治疗,扫描进行全身调理,将病毒因子排除体外,如此方法亦可应用激光,远红外等作扫描治疗。
4、应用于研制开发数字医疗技术:将生物能量结合现代数字技术开发软件可以研制自动诊疗、分析、监测、监控一体化的智能医疗设备,开发小型的专用于诊断病变部位的仪器,利用LED管,鸣响器、芯片等器件,将内用的电源线涂有生物能物质,将疾病信息存储于芯片中(我对电子技术不大董)
5、应用于日常生活用品上的方法:制作过程中只须在液体流经之处应用上述喷涂方法即可,各种食品、饮品、调料、油类、酒类、水类、冷饮以及护肤、美容、美发、化妆品等、制作带生物能量有电池。
6、应用于装修、装饰、家用电器方面:家具、室内装修等直接应用喷涂方法即可,彩电、冰箱、音响、电脑、手机等在外壳喷塑即可,亦可在电源线上喷涂。
7、应用于公共设施:电视台、广播电台、通信、网络等发射电磁波的装置上或电源线上应用喷涂法。
8、应用于纺织业及镀膜产业:纺织过程中进入印染程序时,将染料液体的流经之处加工生物能涂层即可,电镀液、化学镀液亦是如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庆田,未经张庆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2016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