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点行式打印机无效
申请号: | 01115870.0 | 申请日: | 2001-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323699A | 公开(公告)日: | 2001-11-28 |
发明(设计)人: | 小泽秀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41J2/30 | 分类号: | B41J2/3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黄永奎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点行式 打印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点行式打印机,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把多个打印头排列成1行的打印头组合体的跳跃撞击式点行式打印机。
在现有的具有把多个跳跃撞击式的打印头排列成1行的打印头组合体的点行式打印机中,生成成为打印脉冲的冲击脉冲的冲击脉冲生成部是1个,并且冲击脉冲的种类也是一种,1个冲击脉冲生成部与所有的打印头连接。
但是,现有的点行式打印机存在以下问题:即:如果脉冲宽度完全相同,则打印头组合体中位于中央部位的各打印头与位于端部附近的打印头之间的打印特性、打印浓度以及响应频率等不同。
为解决这一问题,采用了配置用于改变两端部附近磁路结构的磁性体构件,或调整打印弹力等方法,以使各打印头之间的特性趋于一致,但存在着以下问题:即,为使打印品质均一化而耗费的调整工时太多。
为了解决以上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各打印头之间的特性均一化,并且能够大幅度地减少为使打印品质均一化而耗费的调整工时的点行式打印机。
根据本发明1,具有把多个跳跃撞击式的打印头排列成1行的打印头组合体的点行式打印机包括:用于生成外加在所述打印头上的冲击脉冲的多个冲击脉冲生成部;在与每个所述冲击脉冲生成部对应进行电连接的同时,对应每个所划分的打印头组来进行电连接,并且根据在所述冲击脉冲生成部所生成的冲击脉冲来控制打印头的驱动的多个驱动电路。
根据本发明2,在所述点行式打印机中,所述驱动电路是在把位于与所述打印头组合体的中心打印头等距的两外侧的所划分的2组打印头作为1组,与每一组打印头对应进行电连接的电路。
根据本发明3,在所述点行式打印机中,分别具有2个所述冲击脉冲生成部以及所述驱动电路;对应其中一方冲击脉冲生成部的驱动电路与把在所述打印头组合体两端部附近所划分的2组打印头作为1组的该组打印头电连接;对应另一方冲击脉冲生成部的驱动电路与设置在所述打印头组合体中剩余的中央部位的打印头组电连接。
而且,在所述点行式打印机中,利用所述冲击脉冲生成部生成的冲击脉冲最好是按照每个冲击脉冲生成部来设定不同的脉冲宽度。
而且,在所述点行式打印机中,其设定最好是使外加在设置于所述打印头组合体两端部附近的打印头上的冲击脉冲的脉冲宽度比外加在其他打印头上的冲击脉冲的脉冲宽度窄一些。
根据本发明,因为通过改变冲击脉冲的脉冲宽度就能够补充改正在所述打印头组合体中由于打印头位置不同所造成的特性上的差异,所以在能获得均一的打印品质的同时,就不再需要用于改变磁路结构的磁性体构件,而且,还能够大幅度地减少为使打印品质均一化而耗费的调整工时。
下面,简单说明附图。
图1是表示有关本发明实施例1的点行式打印机的脉冲流的方框图。
图2是表示有关本发明实施例2的点行式打印机的脉冲流的方框图。
图3是表示有关本发明实施例3的点行式打印机的脉冲流的方框图。
下面对附图中所使用的符号进行简单说明。
1-控制电路;2、3、10-冲击脉冲生成部;4、4’、5、5’12-冲击脉冲;6、7、11-驱动电路;8-打印头组合体;9-打印机构部;
发明的实施方式
在具有把多个跳跃撞击式的打印头排列成1行的打印头组合体的点行式打印机中,设置有:用于生成外加在所述打印头上的冲击脉冲的多个冲击脉冲生成部;在与每个所述冲击脉冲生成部对应进行电连接的同时,对应每个所划分的打印头组来进行电连接,并且根据在所述冲击脉冲生成部所生成的冲击脉冲来控制打印头的驱动的多个驱动电路;据此,就能够对各打印头之间的特性进行均一的调整。
实施例
下面,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图1是表示有关本发明实施例1的点行式打印机的脉冲流的方框图。
该点行式打印机的打印机构部9具有把多个跳跃撞击式的打印头A1~An排列成1行来设置的打印头组合体8。作为控制电路1的一部分的冲击脉冲生成部2、3,利用来自计算机等的信号分别生成外加在打印头上的冲击脉冲4、5。驱动电路6在与冲击脉冲生成部2电连接的同时,还与打印头A1~A3以及A(n-2)~A(n)电连接,根据冲击脉冲4来控制打印头A1~A3以及A(n-2)~A(n)的驱动。驱动电路7在与冲击脉冲生成部3电连接的同时,还与打印头A4~A(n-3)电连接,根据冲击脉冲5来控制打印头A4~A(n-3)的驱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电气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电气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158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