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芦荟绿茶的加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01111003.1 | 申请日: | 2001-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375208A | 公开(公告)日: | 2002-10-23 |
发明(设计)人: | 戴会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戴会斌 |
主分类号: | A23F3/34 | 分类号: | A23F3/34 |
代理公司: | 鹤岗市大地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文权 |
地址: | 154100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芦荟 绿茶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保健饮品的加工方法。
目前,国内外市场上经常见到的芦荟茶多数呈颗粒或较粗粉末状,其加工过程只是采用碾压等设备将洗净干燥后的芦荟叶碾成粗末,无确定形状。此种芦荟茶末经沸水冲泡后汤液混浊不清,固体物悬于茶水之中,因此饮之不爽、视之不雅,不适合人们的饮茶习惯,也达不到良好效果。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芦荟绿茶的加工方法,它能将芦荟也加工成其它茶叶的各种形状,所泡出的茶水清澈透明、茶香味鲜,且可做为一些药品及保健饮品的组份。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采用新鲜芦荟叶作原料,经过清洗消毒处理后,应用制茶主要设备切茶机、揉捻机、离心脱水机、干燥机和离子交换柱等将芦荟叶片切成丝条和片状,冷冻数日再解冻、初烘干燥,将控汁回收和脱水软化中产生的汁液经分离后得到的蒽醌类化合物重新喷复给经做形、初烘摊晾后的茶索表面。所述做形即将切形得到的芦荟丝和片由机器和手工揉捻出常见茶叶形状,如曲卷、尖条、片状等。该芦荟茶的具体工艺流程如下:
割叶→萎蔫→剔刺→叶面清洗→消毒→切形→冷冻→解冻→控汁回收→抗氧护色→脱水软化→做形→初烘→分离还原汁液→摊晾→整形→辉锅→成品。
芦荟是即有植物食品的保健良性,又有植物生药的多种功能,是世界公认的祛病养身佳品。本发明以芦荟叶片作原料,将其加工成常见的茶叶形状,并使流失的大量植物原汁和对人体有益的成份得以恢复。在适合人们饮茶习惯的同时,使茶水更加清澈透明、茶香味鲜,有益于人身健康。
本发明在实施过程中除对卫生条件有较严格要求外,只要按方案中的方法步骤实施即能生产出合格满意的产品。这里再详细介绍一下各道加工工序:
1、割叶
自种植期有3--4年生以上的树芦荟或库拉索芦荟的株棵上,在下部从叶片与茎处割口撇下成熟的老叶(叶龄在2--3年以上)做为炮制形体芦荟茶的原料。
2、萎蔫
将割撇下来的芦荟叶片摊置在绷起的绳网上自然凋萎数日;或者置于28℃左右的热风槽中凋萎。凋萎的程度掌握在叶片萎蔫至边缘内卷呈匙状即可。凋萎过度会影响以后工序,甚至产生褐变。
3、剔刺
用锋利的小刀或剪刀剔掉叶缘两边的刺。
4、叶面清洗
用不含钠离子的清水或深井水,逐一洗刷叶片表面的污积至洁净。也可使用经静沉过夜的自来水进行清洗,但效果差些。洗净后,擦拭去水湿或稍晾至表干。
5、消毒
将叶片送入无菌室,开启紫外线辐射灯,照射10--20分钟。
6、切形
用手工或切茶机视需要将叶片切成横丝或顺丝(即纵切),长度约3cm或切成约2cm方片。
7、冷冻
将切好的茶料装入密封的塑膜袋中送入冷冻室冷冻72小时。
8、解冻
取出冷冻后的叶片置于干净的室内,令其自然解冻。
9、控汁回收
待茶料完全解冻后,倾倒于盖有筛网的“V”形槽上,控淋汁液至不滴为准。控出的汁液经过静沉后吸出澄液送去分离出有效成份,待用。茶料进入下道加工工序。
10、抗氧护色
为破坏芦荟茶料中的酶氧作用,防止褐变,保证成品茶的色泽美观,应予抗氧护色处理。护色液可选浓度为0.2%--0.5%的NaHSO3水溶液,浸泡30--100分钟后捞出稍加控水。
11、脱水软化
将茶料放进离心脱水机筒内进行脱水处理,至无滴水停机,取出茶料解散团块。为使茶料软化,给下面的“做形”打好基础,可二次、三次入筒再行操作。脱离出来的汁液置于“V”形槽内(不盖筛网)静沉多时后吸出上层澄液,经过膜分离或离子交换柱分离取得有效物待用。
12、做形
茶料通过揉捻机或手工揉捻方法做出特定的形状,如曲卷、尖条、片状等。
(1)手工做形:采用传统做形的推拉滚揉法做条状茶,回转滚揉法做曲卷状茶。
(2)机器做形:将茶料装入转速为50--60转/分钟的揉捻机中,依次不加压揉5分钟、轻压揉5分钟、重压揉15--20分钟、轻压揉10分钟,整个揉捻时间约30--40分钟。停机取出茶索搓散解团。揉捻程度要均匀,成条率达80%--90%,细胞破坏率达60%--70%。下机后立即进行初烘干燥。
13、初烘
将茶索置入转速为720--1150转/分钟、温度在100℃--150℃内的干燥机中烘至七、八成干即可。取出茶索后立刻摊晾,散发热气,使表里水分均匀,避免外干内湿。摊晾厚度约3cm,历时大约60分钟左右。
14、分离还原汁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戴会斌,未经戴会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110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排玻璃拉丝机
- 下一篇:防癌抗癌延缓衰老的夹馅长寿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