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止泻外敷膏无效
申请号: | 01108546.0 | 申请日: | 2001-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391908A | 公开(公告)日: | 2003-01-22 |
发明(设计)人: | 黄崇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崇友 |
主分类号: | A61K35/78 | 分类号: | A61K35/78;A61P1/12 |
代理公司: | 内江市三正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魏常巍 |
地址: | 642453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止泻 外敷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腹泻的药品,尤其涉及一种利用外敷治疗腹泻的中药浸膏。
治疗腹泻的药物常用的是口服药与注射药,口服药通过消化道吸收药物,易受胃肠分泌的酸、碱液与消化酸及食物等干扰,又部分被肝脏分解破坏,以致疗效降低,故需频繁用药,剂量较大,加之有些药物对胃肠粘膜有刺激性,会产生不良反应;典型的治疗腹泻的口服药是泻痢停片,其主要组成包括磺胺甲基异恶唑、醋酸泼尼松、癫茄流浸膏等中西药的混合物,对痢疾杆菌和其它肠道改病菌均有良好抗菌效能,但是这种药为口服片剂,服用不方便,特别是小儿服用更为困难,尤其是其副作用也是不可忽略的不足,对磺胺类药过敏者不能使用,肝肾功能不全者、高血压、糖尿病、胃与十二指肠溃疡病及心力衰竭患者也不宜服用,因此其使用范围受到了限制;此外用注射药物进行治疗,需要一定的技术和设备,不甚方便,同时治疗的时间长,效果不理想。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使用方便,无毒副作用,治疗时间短,疗效好的治疗腹泻的中药浸膏。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止泻外敷膏,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成成份所组成:
车前仁 30-40%
樟脑 30-40%
黄连 8-15%
黄芩 4-6%
芦荟 4-6%
凡士林 4-6%
本止泻外敷膏的制备方法是:先将车前仁、樟脑、黄连、黄芩、芦荟除去泥土、杂质、洗净后经低温小于60℃干燥,然后按重量百分比例取上述各原料药,混合粉碎成粉末并混匀后,过100目的筛,然后加入凡士林混合制成丸即得。
据《中药药典》记载,车前仁,利水通淋、清热明目;樟脑,外用燥湿杂虫、消肿止痛;黄连、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芦荟,泻下、清肝杀虫。综观本配方,均系辛、苦、寒之药,归心、肺、脾、胃、大肠经,主要起到排毒、消炎、利水、理气、止痛、健胃温中,散寒止泻,主治急性腹痛,腹胀及呕吐,迁延性腹泻,消化不良及食欲不振,慢性腹泻,秋季腹泻等。
本发明制得的外用药膏,只需往肚脐上敷贴即可,使用十分方便,特别适合于小儿使用,且因采用中草药物配制,无任何毒副作用,肚脐用药的原理是通过药物的药理作用与穴位良性刺激的协调作用,使脏腑阴阳气血趋于正常,从而达到补脾益肾健胃止泻的目的,见效快,一般四小时可收效,每贴24使用小时,1-2贴即可治愈,疗效高,总有效率达99%。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取车前仁、樟脑、黄连、黄芩、芦荟除去泥土、杂质,洗净后经低温小于60℃干燥,然后按车前仁35g樟脑35g、黄连10g、芦荟5g取上述各药进行混合粉碎成粉末并混匀,并过100目的筛后,加入5g凡士林,混合制成丸即得止泻外敷膏。
本止泻外敷膏在使用时,先用酒精棉或白酒将肚脐周围擦净,将本止泻外敷膏对准肚脐贴上即可,一日一贴,两贴即可治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崇友,未经黄崇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085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涉水汽车
- 下一篇:一种健脑洗发液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