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性沥青快速固沙与植树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01107415.9 | 申请日: | 2001-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363741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8-14 |
发明(设计)人: | 孟立增 | 申请(专利权)人: | 孟立增 |
主分类号: | E02D3/12 | 分类号: | E02D3/12;A01G7/06 |
代理公司: | 珠海知博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梁晓颖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性 沥青 快速 固沙 植树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水性沥青快速固沙与植树的方法,本方法采用生物与工程的同步综合作业,对流动沙丘进行高效快速固定,能大幅提高选种植物在低温干旱气候条件下的生长速度和成活率,从而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快速恢复地表植被的目的,并相应延长北方地区的植树时间。
我国是世界上沙漠面积较多、受沙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尤其在西北部地区,降雨量小而蒸发量大,干旱缺雨,温差过大,以及地表水系的短缺和强烈的季风,使该地区的自然环境处于极不稳定的状态,生态条件极度脆弱,并由于人类向大自然的过度索取,造成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地表植被遭受严重的破坏,水土流失加剧,沙尘暴灾害逐年增加等等。尽管多年来采取的防沙治沙措施和全民植树造林计划也有一定成效,但从总体上来看,治理速度远远落后于沙化速度,整体生态环境的恶化趋势加剧,沙进人退的局面尚没能得到根本有效的遏制。为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环境,从现在起必须加大力度控制土地的进一步沙化,并以现代综合科技手段治理流沙,促进生态环境向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
流沙和沙化土地主要是没有了地表植被和地表层土壤的保护,同时由于干旱缺雨,地表温度反差过大,沙土地渗漏性强并失去涵养水份的能力,在这样恶劣的环境条件下植物是不能扎根和生长的,所以传统的植树固沙的方法收效甚微。
通过深入研究和反复试验表明,在干旱、半干旱的缺雨地区,并且气温偏低且温差过大的环境条件下,如能摸拟出地模敷盖技术产生的局部环境效应,可创造植物根系生长最基本的需求,为此应解决以下几方面的矛盾:
A.能够在较大范围的流动沙丘表层敷盖一层保护膜并与
沙丘表层牢牢地联接在一起;
B.使其在较长的时间内具有保护沙丘表层免遭强烈风雨
的直接侵蚀,并控制沙丘表层的移动;
C.能够吸收阳光、提高并调节地表层温度;
D.能够涵养水份、控制水份的蒸发、维持耐旱灌木植物根
系生长所需的墒情;
E.提供植物根系生长的稳定、环境和土壤条件;
F.不会对木本耐旱植物表皮造成损伤,但却能防止动物及
虫类的伤害;
G.不会造成环境的二次污染,但能随时间逐渐老化;
H.所选种植物除具有抗旱、耐寒、适于当地生长、根系发
育旺盛的灌、乔木植物外,在根系发育初期还需要有充
足的水分和养料以及具有促进植物快速生长的局部环
境等。
本项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以上所述关键性矛盾而提供的一种水性沥青快速固沙与植树的方法,本方法可应用于大面积流沙及沙化土地的高效率的综合治理。
水性沥青快速固沙与植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选择适于当地的抗旱、耐寒、根系发育快的灌木植物,经培育后,进行根系技术处理;
第二、按一定的株距和行距,将树苗植入沙丘;
第三、在已种植树苗的沙丘表层,先喷洒淡水,紧接着再均匀喷洒水性沥青,喷洒的水性沥青发生初凝后,与沙粒逐渐形成牢固的柔性保护层。
根据本项发明提供的方法,利用精细水性沥青产品的自行渗透的能力和成膜的特性,以沙粒件为骨料,以精细水性沥青作为渗透粘结剂,当水性沥青以常温条件被喷酒在沙丘表层时,水性沥青会自然渗透进入沙层之中,其中的水乳液被沙粒很快吸收并被蒸发,而分散的沥青微粒会重新聚合并与周围的沙粒粘结形成一定厚度的牢固的柔性保护层,从而在沙丘表层快速形成新的地表层,具有了地膜覆盖技术有关特性,保住了墒情,创造了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基本条件和环境。在喷洒水性沥青产品的同时,必须先在沙丘表面喷洒一定数量的淡水,再喷洒水性沥青,喷洒淡水的作用除可提高水性沥青的渗透速度和深度,而且能在液体水性沥青与沙粒粘结成膜时,在沥青保护膜下储存一定数量的、不易被蒸发的、可供植物根系生长的水份即墒情。
下面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孟立增,未经孟立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0741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纳米扶正养阴制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海上平台导管架灌浆方法及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