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固定式节育器放置器无效
申请号: | 01106590.7 | 申请日: | 2001-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377635A | 公开(公告)日: | 2002-11-06 |
发明(设计)人: | 曹路敏;潘宁;孙新汉;陈震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武汉卫民医疗器械厂 |
主分类号: | A61F6/14 | 分类号: | A61F6/14;A61F6/18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夏惠忠 |
地址: | 430030***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 节育 放置 | ||
本发明涉及医用器具,特别涉及宫内节育器(IUD)放置器的改进。
链状结构的固定式宫内节育器,是目前节育技术领域公认的一种具有良好节育效果且副作用少的节育器具,它是通过专用的放置装置将其前端固定在子宫底部的肌层中,使呈链状结构的节育器旋挂于子宫腔内,节育器上构成链状结构的铜环在宫腔内释放铜离子而发挥避孕作用,其突出的优点是对子宫壁的刺激小,因而副作用也小。但由于现有用于放置固定式宫内节育器的放置器存在着不易控制节育器前端插入子宫底部肌层的深度问题,致使此种节育器的应用受到影响。目前使用的固定式宫内节育器放置器,如ZL92227292专利申请中所披露的宫内节育器放置器,其插入子宫底部肌层的深度完全靠操作者的感觉和经验,缺乏有效的指示标志和控制办法,容易造成子宫穿孔、节育器固定不牢、不到位等问题,严重限制了固定式节育器的广泛使用。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固定式节育器放置器,这种新型固定式节育器放置器能够严格控制固定式宫内节育器(如ZL92227292专利申请涉及的宫内节育器)插入子宫底部肌层的深度,确保固定式宫内节育器的固定部分植入子宫底肌层之中,提高固定式宫内节育器在子宫肌层的固定率,能有效防止传统放置器在操作中容易造成子宫穿孔、节育器固定不牢、不到位等问题,且放置操作简单易学,容易掌握,操作快捷,有利于固定式宫内节育器的推广使用。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是:这种新型固定式节育器放置器包括外套管1、位于外套管1内的放置针2和与放置针2相连的连接杆3及手柄部4,其特征在手柄部4由外筒5和位于外筒5腔内的推进杆6构成,外筒5的前端与外套管1相连通,后端呈开口状;连接杆3的后部伸入外筒5内与推进杆6的前端相连,推进杆6的后部从外筒5的尾部开口穿出,其露出的长度与所设计的放置针2的针尖刺入子宫底部的深度相等;在推进杆6的前端与连接杆3相连接处有一张力弹簧7,该张力弹簧7环绕连接杆3的尾部,其一端固定于推进杆6前端,另一端悬空并阻止于外筒5与外套管1相连通形成的狭窄处;在推进杆6的前部一侧有由斜状开口构成的夹线槽8,在与夹线槽8部位相对应的外筒5的管壁部位有由长椭圆形或圆形或半圆形开口构成的拉线孔9;在手柄部4的外部前端还可有由两个便于手指握持的呈弧形薄片状的攀头10;在推进杆6的中后部的外壁四周还可有用以防止放置针2及推进杆上的拉线孔9在推进过程中发生偏移的由呈矩形凸起构成的滑柱11,在外筒5的中部内侧面的四周壁上有与滑柱11相对应的滑槽12;在从外筒5的尾部开口处穿出的推进杆6的尾部上可以有柄头13。
本发明提供的这种新型固定式节育器放置器,由于采用了控制推进距离结构,使其能够严格控制固定式宫内节育器插入子宫底部肌层的深度,确保固定式宫内节育器的固定结部分植入子宫肌层内一定的位置,提高固定式宫内节育器在子宫肌层的固定率,能有效防止传统放置器在操作中容易造成子宫穿孔、节育器固定不牢、不到位等问题,能有效地防止脱落,且放置操作简单易学,容易掌握,操作快捷,有利于固定式宫内节育器的推广使用。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纵轴剖视图。
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图。
图4是适于用本发明提供的放置器放置的属于现有技术的固定式宫内节育器的结构图。
图中各引线所示部位名称为:
1——外套管
2——放置针
3——连接杆
4——手柄部
5——外筒
6——推进杆
7——张力弹簧
8——夹线槽
9——拉线孔
10——攀头
11——滑柱
12——滑槽
13——柄头
14——定位块
15——固定结
16——旋挂线
17——铜环
18——尾丝
19——尾丝固定线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武汉卫民医疗器械厂,未经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武汉卫民医疗器械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0659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