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景观树无效
申请号: | 01106578.8 | 申请日: | 2001-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319362A | 公开(公告)日: | 2001-10-31 |
发明(设计)人: | 黎秋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黎秋阳 |
主分类号: | A41G1/00 | 分类号: | A41G1/00;A01G9/00;A01G3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41001 ***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景观 | ||
本发明涉及园林领域,具体是一种人工制作假树桩并在其上栽培真生植物的复合景观树。
现有的景观树,一般分为幼苗培育、全部仿真和真桩假叶3种。通过幼苗培育生长成形耗时过长,而形成大树后再移栽则很困难。全部仿真的景观树虽具有一定的观赏效果,但却缺少了绿色植物本身具备的生态功能。真桩假叶型的景观树则一般为老树桩盆景,其实用范围相对较小。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成形周期短,并具备绿色植物生态功能,能满足园林置景需要的复合景观树。
本发明目的实现的方案是:由人工制作假树桩并在树桩上栽种真生植物构成树冠,形成复合型景观树。人工制作的假树桩外实中空并有若干个分枝,中空处填充营养基质供真生植物生长,树桩留有营养补给口,真生植物从树桩上端的连接口处栽入,生长到一定程度后即形成景观树的树冠。
本发明复合景观树由于采用假树桩和真树冠,使其具有以下优点。(1)成形周期短,采用人工制做假树桩可在短时间内生产出来,而树冠真生植株由于要求不大,也可在短时间内育成,因而即使是仿制百年以上的古树也用时不长;(2)由于树冠部分为真生植物,因而在具有观赏性的同时又具备了绿色植物的生态功能;(3)实用范围广,既可满足园林置景的需要,也适合家庭等庭院的观赏。
本发明制作时,是采用钢筋水泥为主的混合材料制作较大的树桩,例如固定地点型树桩,或用复合材料制作质量较轻的小型可移动树桩,如适合盆景、庭院用的小树桩,树桩中空并留有补给口,在中空处填充可供植物生长的营养基质,再将人工培育的真生植物从树桩上端的连接口处栽入,使其根部扎入营养基质吸取养分,形成上真下假的景观树。
为使植物更有效地吸取养分,是在假树桩中空处营养基质内布置有营养带或营养泵或营养管等营养供给系统,并定期从补给口处放入营养液补充养分供给植物生长。
为使假树桩部分更加逼真,增加其观赏性,是在树桩表层镶嵌朽木;或在树身上点缀寄生植物或藤攀植物。
本发明树冠真生植物部分可选用观叶型植物如大、小叶榕、九里香等;或选用观果型植物如桃树、李树、苹果树等;或选用观花型植物如山茶山、桂花、玉兰花等。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所示是一株仿真复合古榕树。仿真树桩2外实中空,空心部分上下穿通。树桩2外实部分用钢筋札架定型后敷以水泥,再根据榕树表皮的色彩雕纹进行艺术加工成仿真树皮。树桩2中空部分填入石作营养基质5,在营养基质5中均匀布有营养带4。在树桩2开有营养液补给口3。在树桩2每个分叉顶部连接口处栽入用人工培育的榕树1,使其构成树冠部分。在榕树1与树桩2的植栽口处用水泥等复合材料将连接口过渡均匀,以增加其仿真性。榕树1植于树桩2后,定期从补给口3处补充营养液,使营养液通过营养带4输送养分供榕树1根吸收,以保证植株的生长。根据榕树生长的特性,还可在树桩2上适当的位置留置若干个小洞和蜂状小孔,待上端的榕树1根部生长到一定的程度后从小孔穿出并盘绕树身或直接落地生根,使之既提高了植株的补养能力,又提高了树体的稳定性,还提高了树身的观赏性。在留有蜂窝状小孔处点缀寄生植物和藤攀植物可增加其逼真效果。当从榕树1长出的根部增长到一定的程度后,还可使仿真树成为真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黎秋阳,未经黎秋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0657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