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交流电驱动型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及其生产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01104586.8 | 申请日: | 2001-01-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304157A | 公开(公告)日: | 2001-07-18 |
| 发明(设计)人: | 中田谕;内海一郎;森启;吉川英太郎;木村友广;鬼木一直;白水进一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索尼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J17/49 | 分类号: | H01J17/49;H01J17/16;H01J17/04;H01J9/02;G09F9/313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梁永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交流电 驱动 等离子体 显示装置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交流电驱动型等离子体显示装置,该装置的特征性特点是具有一介电材料层,本发明还涉及其生产方法。
人们以各种方式研究了平式屏幕(平板式)显示装置,作为可以替代目前主流阴极射线管(CRT)的影像显示装置。这种平板式显示装置包括液晶显示器(LCD)、电致发光显示器(ELD)和等离子体显示装置(PDP)。其中,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优点是相对容易形成较大的银幕和达到较宽的视角,具有耐诸如温度、磁性、振动等环境因素的优异的耐用性以及具有较长的使用期。因此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可期望不仅用于家用壁挂式电视机,而且可用于大型的公共信息终端。
在等离子体显示装置中,给具有放电空间的放电单元施加电压,其中所说的放电空间被由稀有气体组成的放电气体所充电,并且由放电气体中辉光放电所产生的紫外线来激发每个放电单元中的荧光层,以提供光放射。也就是说,每个放电单元的驱动原理与荧光灯相似,并且总地来说,放电单元被成百成千数量级地装配在一起,以构成显示屏幕。等离子体显示装置根据给放电单元施加电压的方法可被大致分成直流电驱动型(DC型)和交流电驱动型(此后简称″AC″型),并且每种类型都有优点和缺点。AC等离子体显示装置适合达到较高的精细度,这是因为可以形成在显示屏幕内起分离单个放电单元作用的分离墙,例如以条的形式。此外,其优点是用于放电的电极较少用坏,并且具有较长的使用期,这是因为电极表面覆盖有一介电材料层。
图7为一部件分解透视图,显示了AC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典型结构的一部分。该AC等离子体显示装置是所谓的三电极型,并且辉光放电主要发生在一对持续电极12A和12B之间。在如图7所示的AC等离子体显示装置中,第一面板(前板)10和第二面板(后板)20在其周边部分彼此接合。透过第一面板10可看到由第二面板20中的荧光层24发出的光。
第一面板10中包含透明第一基片11;成对的持续电极(第一持续电极12A和第二持续电极12B),其由透明电导材料构成,并且以条的形式形成在第一基片11上;总线电极(第一总线电极13A和第二总线电极13B),其由电阻率比持续电极12A和12B小的材料构成,并且为降低持续电极12A和12B的阻抗而设;介电材料层14,其形成在第一基片11、持续电极12A和12B以及总线电极13A和13B上;介电材料层14上形成的保护层115。通常来说,介电材料层14由例如低熔点玻璃糊的煅烧产物组成,并且保护层115由氧化镁(MgO)组成。
第二面板20中包含第二基片21;第二电极(也称作地址电极或数据电极)22,其以条的形式形成在第二基片21上;介电物质层23,其形成在第二基片21和第二电极22上;绝缘分离墙25,其形成在介电物质层23上和相邻的第二电极22之间的区域,并且与第二电极22平行延伸;以及荧光层24,其形成在介电物质层23的上表面并且从该上表面延伸,并且其还形成在分离墙25的侧壁上。每个荧光层24由红色荧光层24R、绿色荧光层24G和蓝色荧光层24B组成,并且这些颜色的荧光层24R、24G和24B按预定的顺序形成。图7是一部件分解透视图,并且在一个实际的实施方案中,第二面板上的分离墙25的顶部部分于第一面板上的保护层115相接触。一对持续电极12A和12B与位于两个分离墙25之间的第二电极22所重叠的区域相当于放电单元。稀有气体被封在由两个相邻分离墙25、荧光层24和保护层115所包围的每个空间中。第一面板10和第二面板20在其周边部分被彼此接合。
总线电极13A和13B的投影图象延伸方向与第二电极22的投影图象延伸方向呈90°角,并且一对持续电极12A和12B与发三原色光用的一组荧光层24R、24G和24B所重叠的区域相当于一个像素。由于辉光放电发生在一对持续电极12A和12B之间,这种类型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被称作″表面放电型″。在每个放电单元中,通过稀有气体辉光放电所产生的真空紫外线的照射来激发荧光层,被激发的荧光层可发出荧光材料种类的特征性颜色。产生的真空紫外线的波长取决于被封稀有气体的种类。
图6显示了图7所示等离子体显示装置中持续电极12A和12B、总线电极13A和13B和分离墙25的布局。虚线所包围的区域相当于一个像素。为清楚显示每个组件,在图6中添加了斜线。总体来说,一个像素具有正方形。一个像素被分离墙25分成三个部分(放电单元),并且从一个部分中发出三原色(R、G、B)中之一种的光。图23显示了具有上述结构的第一面板10当沿图6所示B-B箭头切割第一面板10时的部分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索尼公司,未经索尼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0458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