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部分氧化改性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0804334.5 | 申请日: | 2000-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341075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3-20 |
发明(设计)人: | 冈本康令;松井伸树;池上周司;米本和生;大久保英作;大上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1B3/32 | 分类号: | C01B3/3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何腾云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部分 氧化 改性 装置 | ||
1、一种部分氧化改性装置,具有由包含部分氧化的反应从原料气体生成富氢改性气体的改性反应部(6);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改性反应部(6)的周围设置向改性反应部(6)供给原料气体的原料气体通道(3)。
2、一种部分氧化改性装置,具有由包含部分氧化的反应从原料气体生成富氢改性气体的改性反应部(6);其特征在于:设置热交换器(14),该热交换器(14)在连通到上述改性反应部(6)的出口部(6b)的改性气体通道(11)的改性气体与连通到改性反应部(6)的入口部(6a)的原料气体通道(3)的原料气体之间进行热交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部分氧化改性装置,其特征在于:改性反应部(6)和原料气体通道(3)一体地设置在外壳(1)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部分氧化改性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控制改性反应部(6)与原料气体通道(3)之间的传热量的传热量控制体(10)。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部分氧化改性装置,其特征在于:传热量控制体(10)为耐火性绝热材料。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部分氧化改性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连通到改性反应部(6)的出口部(6b)的改性气体通道(11)的周围设置原料气体通道(3),设置在上述原料气体通道(3)的原料气体与改性气体通道(11)的改性气体之间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14)。
7、如权利要求2或6所述的部分氧化改性装置,其特征在于:热交换器(14)具有分别伸到原料气体通道(3)和改性气体通道(11)而且沿着各气流的传热翅片(15、16)。
8、如权利要求2或6所述的部分氧化改性装置,其特征在于:热交换器(14)具有分别位于原料气体通道(3)和改性气体通道(11)的多孔性固体(24、25)。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部分氧化改性装置,其特征在于:将改性反应部(6)、原料气体通道(3)、改性气体通道(11)、及传热量控制体(10)一体地设置到外壳(1)内。
10、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部分氧化改性装置,其特征在于:改性反应部(6)由蜂窝构造的块料(7)构成。
11、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部分氧化改性装置,其特征在于:原料气体通道(3)具有使原料气体混合的混合器。
12、如权利要求2或6所述的部分氧化改性装置,其特征在于:热交换器(14)为原料气体通道(3)的原料气体和改性气体通道(11)的改性气体按照从入口侧朝出口侧的相同方向流动的顺流式热交换器。
13、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部分氧化改性装置,其特征在于:传热翅片(15、16)弯折成波形。
14、如权利要求7或13所述的部分氧化改性装置,其特征在于:传热翅片(15、16)钎焊固定于周围壁部。
15、如权利要求7、13、或14所述的部分氧化改性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传热翅片(15、16)形成狭缝(17)。
16、如权利要求2或6所述的部分氧化改性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热交换器(14)上游侧的原料气体通道(3)设置由大体环状空间构成的热回收部(34),该热回收部(34)在离开改性反应部(6)或热交换器(14)的状态下围住改性反应部(6)和热交换器(14)中的至少一方地配置。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部分氧化改性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热回收部(34)与改性反应部(6)或热交换器(14)之间设置传热量控制体(22)。
18、如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部分氧化改性装置,其特征在于:热回收部(34)和热交换器(14)由1个或多个连通路(32)连通。
1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部分氧化改性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改性反应部(6)的周围设置连通改性反应部(6)的出口部(6b)与热交换器(14)的改性气体通道(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金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大金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80433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