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交流接触器直流控制器无效
申请号: | 00267946.9 | 申请日: | 2000-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457725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0-31 |
发明(设计)人: | 周训炘;杨转筱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通力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47/22 | 分类号: | H01H47/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卫华 |
地址: | 1011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交流 接触器 直流 控制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流接触器直流控制电路(电阻型)。
通用交流接触器的线圈工作电压通常为220V±20%,但是部分地区某段时间电网电压可能超过正常的电压的30%,而某些时刻可能低于正常电压的70%,此时通用接触器容易烧毁。
鉴于上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交流接触器直流控制电路,在电网电压大幅度波动时,它仍可使接触器可靠吸合并长期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交流接触器直流控制器由整流器、跟随器、稳压器、控制开关、储能电容、接触器构成,其中:整流器的输出接跟随器,稳压器接在跟随器的输入端,跟随器的输出经限流电阻后再经储能电容至电源地,控制开关与接触器串联后与储能电容并联。
所述控制开关可为外接开关或可控硅电路,也可由外接开关和可控硅电路串联构成,所述接触器串联在可控硅主回路中。
所述稳压器为接在跟随器基极与电源地之间的稳压二极管。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由于采用三相整流器后,只要三相输入中任何相有电,本电路即有供电电源,从而提高了工作的可靠性;由于采用稳压器和跟随器结合并经储能电容滤波的电路形式,相当于为接触器提供了稳压电源,故在电网电压大幅度波动且谐波分量大的情况下,仍能使接触器可靠吸合并长期工作。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电路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电路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电路图。
本实用新型交流接触器直流控制器由三相整流器、跟随器、稳压器、控制开关、储能电容、接触器构成,其中:三相整流器的输出接跟随器,稳压器接在跟随器的输入端,跟随器的输出经限流电阻后再经储能电容至电源地,控制开关与接触器串联后与储能电容并联。
图1-图3中,A、B、C为三相交流输入,N为地线,D1-D3构成三相半波整流器,只要三相输入中任何相有电,本电路即有供电电源,从而提高了工作的可靠性。三相整流器的输出接三极管T1,三极管T1采用发射极输出方式,稳压管D4接在三极管T1的基极与电源地端,三极管T1的输出经限流电阻R2后再经储能电容C1至电源地,控制开关与接触器KM串联后与储能电容C1并联。
图1为外接控制接点方案,外接开关KA为控制开关。T1、R1、D4、C1构成跟随器电路,D4的稳压作用使得C1上的电压不能超过一定值。当控制开关接点KA打开时,电容C1充电至略低于D1的稳压值。KA闭合后,C1向接触器KM的线圈放电,提供了接触器吸合瞬间的能量,同时C1上的电压降低。当接触器吸合后,KM线圈内阻和R2的阻值比决定了线圈上的长期工作电压,此处R2有三个作用。1.限制C1的充电电流、保护功率管T1;2.决定了KM上的长期工作电压不会太高;3.使得接触器线圈由吸合瞬间大电流顺利过渡到吸合后的小电流工作状态。
上述电路可装在一外壳中。
图2为无控制接点方案,其中R3、R4、C2、SCR构成了一个电子开关电路,接触器KM串联在可控硅主回路中。只有C1上的电压高于一定值时,SCR才能导通,从而保证了接触器的可靠吸合,因此有控制接点和无控制接点方案融合后,也可提高接触器吸合的可靠性。电路如图3所示。
经实验测定本实用新型电路在电网相电压为100-300V时,都能使接触器可靠吸合并长期工作。
以上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因此,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所作的非实质性的改进,当属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通力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通力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6794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