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灸疗器无效
申请号: | 00267251.0 | 申请日: | 2000-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456690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0-31 |
发明(设计)人: | 赵法文;张文华;郑国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法文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 |
代理公司: | 潍坊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郑港 |
地址: | 2624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灸疗器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理疗器具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中医灸疗工具。
中医灸疗法历史悠久,传统的灸疗是用艾条点燃,直接在人体的某一穴位上灸,也有使用改进的方法,是在一容器中盛放药物,点燃后置于某一穴位处灸,这些方法对于解除病人的痛苦虽有一定疗效,但普遍存在着使用不便,易灼伤病人等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安全方便,能最大限度发挥药物效应的灸疗器具。
本实用新型包括筒体和支撑底,筒体上设有固定支架,筒体下部设有活动连接的底盖,底盖上设有支撑底和耐热保护网。
由于本实用新型设有固定支架,能随时灵活调节筒体位置,以适应病人的耐受度和不同部位灸疗的需要,灸疗器的筒体设计最适合使用药柱,如祛风通络,温经散寒,化瘀止痛等中药制成的药柱,使用方便;底盖上的支撑底和网底,既对药物起支撑作用,又能防止未完全燃烧的艾药掉在人体上,使用安全。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附图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筒体剖示图。
本实用新型包括筒体(2)和支撑底(5),筒体(2)上设有固定支架(1),筒体(2)下部设有活动连接的底盖(3),支撑底(5)和耐热保护网(4)均设在底盖(3)上,支撑底(5)与底盖(3)活连接,以便于更换,筒体(2)上设有隔热材料,(7)是支撑底固定圈。
使用时,先将药糊摊涂在底盖的支撑底上,扣上底盖,再把药柱置于筒体中并点燃,将筒体网底对准身体某一穴位,固定好支架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法文,未经赵法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672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