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良的门铰链构造无效
申请号: | 00265921.2 | 申请日: | 2000-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459415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1-14 |
发明(设计)人: | 李庆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庆南 |
主分类号: | E05D7/04 | 分类号: | E05D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朝华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良 铰链 构造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改良的门铰链构造,特指一种通过调整座及高度调整螺栓调整门铰链轴座的角度及高度,以配合固定于门上的门铰链套合部安装位置的构造,避免安装门铰链时因误差而产生无法配合的情况。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的品质及安全,就以居家环境而言,最重要的莫过于门户的安全,也因此现代居家的大门而日趋厚重趋势,但同时却也衍生了一些问题,例如门铰链的安装及承重负荷是否可以配合等问题,传统使用的门铰链如图1所示,门铰链A是由轴座B及套合部C所组成,其中该座B侧旁固定部安装于门框上,轴座B上设有一插轴B1,套合部C侧旁固定部安装于门的侧旁,套合部C底部设有一套合孔C1,其可套于轴座B的插轴B1上而相互结合,如此门可通过该门铰链A在门框上转动开关。其主要缺陷在于:其在安装时,常出现轴座B与套合部C无法套接的情况,因两者在安装于门及门框上时,通常会有高度及角度上的误差而造成安装套接的困难;由于门的重量长期直施压于门铰链的套接部位,因此常会造成门铰链变形而影响门的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的门铰链构造,通过调整座及高度调整螺栓调整门铰链轴座的角度及高度,以配合固定于门上的门铰链套合部安装位置的结构,该高度轴座螺栓安装于门铰链轴座底部,可调整插轴长短,以配合套合部的安装高度,调整座安装于门框内,且与门铰链轴座固定部接合,如此通过调整该调整座的角度调整螺栓,即可调整门铰链轴座的角度。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的门铰链构造,在门铰链轴座底部设有滚珠轴承,以减少门的重量直施压于门铰链上而造成变形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改良的门铰链构造,包括轴座和套合部,其特征在于:该轴座由固定部、承载座、滚珠轴承、插轴、高度调整螺栓及套筒所组成;该承载座装入轴座的插孔内,滚珠轴承及插轴依序装入该承载座内,该插轴外侧套入与插孔内壁密合的套筒内,定位螺栓分别穿过插孔及承载座侧旁的螺孔及槽孔锁固于该插轴凹槽内固定插轴,高度调整螺栓由轴座底旋入并与承载座底部接触;该套合部包含固定板及套合孔,该套合部通过螺栓固定于门的侧旁,套合孔套于轴座的插轴上;调整座包含底座、导块、转板、角度调整螺栓及两固定套筒,该底座及导块通过螺栓锁合,转板两端分别插入固定套筒后,将固定套筒焊于底座上,使转板以固定套筒为轴心自由转动,角度调整螺栓穿过底座及导块后锁入固定于转板顶面的螺帽内,该调整座安装于门框内,该轴座的固定部与调整座顶面焊合,该插轴端由门框架开口处延伸而出。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优点是具有通过调整该调整座的角度调整螺栓,即可调整门铰链轴座的角度;在门铰链轴座底部设有滚珠轴承,以减少门的重量直施压于门铰链上而造成变形的功效。
下面结合较佳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说明。
图1是常用门铰链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门铰链轴座及套合部的侧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门铰链轴座及套合部的俯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门铰链调整座的侧视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门铰链调整座的俯视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示意图。
参阅图2-图4,本实用新型的改良的门铰链构造主要是由轴座1、套合部2及调整座3所组成,其中该轴座1包含一固定部11、承载座13、滚珠轴承14、插轴15、高度调整螺栓16及一套筒17,轴座1内部设有一插孔12。该承载座13装入轴座1的插孔12内,滚珠轴承14及插轴15则依序装入该承载座13内,且插轴15外侧可套入一与插孔12内壁密合的套筒17内,使插轴15不致偏离。又插孔12及承载座13侧旁分别设有螺孔121及槽孔131通过定位螺栓122穿过螺孔121及槽孔131并锁固于插轴15的凹槽151内,以固定插轴15,高度调整螺栓16由轴座1底部旋入,并与承载座13底部接触,轴座1底部侧面可旋入螺栓,以固定该高度调整螺栓16,如图3及图4所示。门铰链的套合部92包含一固定板21及套合孔22,该固定板21通过螺栓固定于门的侧旁,套合孔22可套于轴座1的插轴15上,使门可通过该套合部2与轴座1的套合而自由转动开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庆南,未经李庆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659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玻璃门窗滑轮
- 下一篇:一种办公用快速钢印压印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