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助燃性的焚化炉无效
申请号: | 00265135.1 | 申请日: | 2000-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454645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0-17 |
发明(设计)人: | 陈清河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清河 |
主分类号: | F23G5/40 | 分类号: | F23G5/4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朱黎光,张占榜 |
地址: | 台湾台中***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助燃 焚化炉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焚化炉,特别涉及一种能促使炉内的燃烧物旋转以提高助燃的高助燃性的焚化炉。
目前一般已知结构,如台湾专利公告第405384号“一种增加燃烧速度的金炉构造”依其申请专利范围所述,一种增加金炉构造,主要包括有:一具有容置空间的炉桶,该炉桶的底部及桶壁圆设有多个贯穿通风孔,提供其内、外空气流通,又桶底有一连通孔;及一供可盖合定位于上述炉桶上方端部且呈圆形的上盖;其特征在于:于上述炉桶内部的底面接设有一支撑管,沿支撑管外壁接设有螺旋架,该螺旋架是由支撑管底向上呈圆形螺旋状延伸至上部,并与支撑管留有空隙。藉由上述构造的设计,得以提供燃烧冥纸时增加炉桶内、外空气流通,而可以增加燃烧速度并防止闷烧,减少浓烟产生。
由上述得知该已知结构是藉以炉桶底面及桶壁圆周上均设有多个通风孔,于炉桶底面设有一连通孔以接设一支撑管,而支撑管管壁具有贯穿孔并结设一螺旋架,主要藉由外在风力由炉桶底面进入支撑管内以其贯穿孔释出气流,而以螺旋架作为阻隔冥纸间隔以提高燃烧速度。
而支撑架管壁具有多个贯穿孔的目的,是希望外在风力由支撑管底部进入也就是炉桶底面有限高度空间进入而由该贯穿孔释出,但炉桶圆周乃设有多个较大的通风孔,且风向往往以炉桶的横向由通风孔进入,因此炉桶内所设具有多个贯穿孔的支撑管所承受的风力远超过炉桶底面支撑管唯一的管孔,以致支撑管于炉桶内所裸现的贯穿孔承爱风力后,并藉风力横向吹送于炉桶底面通过而对该支撑管底处的管孔形成虹吸作用而将炉桶内的风力吸走,使炉桶内的火焰形成倒燃缺氧状态,致使燃烧速度难以增加,充其量仅能藉以该螺旋架阻隔冥纸叠置的效用。
于是,有鉴于此,及依执业多年的实务经验,并经长期试制、研究、改进后,终获肯定成效而成功首创一种高助燃性的焚化炉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要提供一种高助燃性的焚化炉,能使炉内的燃烧物旋转以提高助燃性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的次一目的是要提供一种高助燃性的焚化炉,能在投入燃烧物时,可避免火舌烧伤而具安全、方便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高助燃性的焚化炉,包含一具有容置空间本体,该本体环围底侧设有以供外界空气进入的进气孔,该本体上端边沿盖设一盖体,其特征在于:该本体内部圆周处环设一导流装置,该导流装置是由多个呈螺旋状的导流板构成,该导流板的间隔恰能对置本体的进气孔。
该本体是由上本体及下本体所构成,其中上本体为一中空筒状,于上本体底环围处凸设一环框,该环框外壁围处设有卡掣处,该卡掣处为一环耳状;该下本体亦为一上空筒状,其外壁底围设有呈近似水滴状的进气孔,其外壁顶围处于上本体环框相对处设有活扣,该下本体底面设有滚动件,该滚动件为滚轮,该滚轮以螺栓与下本体底面结合,该螺栓则凸设于下本体内部的底面上。
该导流装置导流板的片数则与下本体进气孔呈相对数量,该导流板的底端结设一近乎下本体内环径相等的环板,其板面上则设有定位孔,该环板的内环沿与导流板内环沿下端夹角处则设有导气板,该导流板内环沿上端处则结设有以固定导流板上端间距的环圈。
本实用新型于焚化炉的筒状本体环围底处设有多个进气孔,其筒状本体内部的内环围处设有导流装置,该导流装置呈螺旋状并与进气孔呈相对数量的导流板所构成,其外在风力以横向吹送由本体环围底处进气孔进入,藉以本体内环围螺旋状的导流板的整流使风力进入本体后,以螺旋状环带动燃烧物旋转,从而达到提高助燃性功效的目的;在该焚化炉的筒状本体是以一上本体及下本体所构成,其中上本体为中空筒状且在外环底围处设有卡掣处,而下本体的外环顶围处于卡掣处的相对位置则设有活扣,藉以上本体与下本体相套合时则以该活扣与卡掣处扣合或分离,促使上、下本体得以组合或拆解以利导流装置取出清理灰烬或置入,而于上、下本体分离时以利下本体倒出灰烬确保焚化炉高助燃性的效益,且因本体采用上、下本体结合促使焚化炉以较高姿态呈现,从而达到在投入燃烧物时可避免火舌烧伤而更具安全、方便性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该结构使外在空气进入本体内使本体内的空气形成旋流以旋转燃烧物,且对外在空气从进气孔有吸引的效用,使本体的内外气体对流更具顺畅以提高本体内的燃烧性获致助燃效益,而具实用性。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组合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分解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组合剖视平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局部结构放大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清河,未经陈清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6513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