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排油烟机的全周式导流板无效
申请号: | 00263535.6 | 申请日: | 2000-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453280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0-10 |
发明(设计)人: | 黄松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松林 |
主分类号: | F24C15/20 | 分类号: | F24C1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曹广生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烟机 全周式 导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排油烟机油的导流板,特别是指一种更可有效吸收烹饪过程中产生的油烟,以提高排烟效率的排油烟机的全周式导流板。
请配合参阅图1所示,习用排油烟机主要在机壳1内侧固设一导流板2,该导流板2左、右两侧的宽度恰与机壳1两侧内缘的宽度相同,其中,该导流板2与机壳1组装时、其左右两侧及底侧周边上预先弯折或焊接出预定的对接角缘3,而后,将该导流板2的对接角缘3依序贴抵于机壳1左右两侧及底侧内缘处,再配合相对的螺丝或铆钉等固定元件4加以固定组装,因此,该导流板2左右两侧及底侧与该机壳完全呈封闭状,其中,该导流板2只有顶侧未与机壳1封接,而保持预定间隙的导烟口5,当该风扇6启动运转,即相对该导烟口5产生一抽吸压力,以导引油烟顺沿该导烟口5导入由风扇6抽离排出室外。
由于该导流板2与该机壳1左、右两侧及底侧间完全封接密闭,因此,油烟排放的唯一通道仅能由其上方的导烟口5吸入排出,所能产生的效能有限,往往使部份的油烟由机壳1两侧流失排出,造成排烟效果不佳,另外该导烟口5设于机壳1顶部上方,油烟需顺沿导流板2攀越通过该导烟口5后,才能借该风扇6抽离排出室外,但是,因为油烟所经的行程过长,以致于风扇6相对产生的抽吸力往往不及,无法确实将油烟抽出,造成排烟效率差,离企业界的理想实仍有相当大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排油烟机的全周式导流板,在该风扇前方悬设一导流板,该导流板周缘并与该机壳内侧周缘间保持预定间隙,进而形成一全周环绕是的导烟口,有效将油烟完全吸入风扇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排油烟机的全周式导流板,在机壳内设有预定的风扇,且该机壳相对于风扇位置处设有一吸风口及出风口,其特征在于:机壳吸风口端侧位置上设有一导流板,该导流板与吸风口间保持有预定的距离,同时,该导流板周边与该机壳内侧各周边间亦保持有预定间距、且形成全周环绕式的导烟口。
所述排油烟机是一种立式排油烟机,该导流板与机壳吸风口相对的内侧面上搭配数支杆体,且导流板悬固在机壳上,而该导流板相对悬设遮盖在风扇前方。
所述导流板加工制成弯弧板状,而其周边渐次往中央形成略为外凸的弯弧面。
所述排油烟机指一种吸顶式排油烟机,该导流板与机壳吸风口相对的内侧面上搭配有数支杆体,且导流板悬固在机壳上,而该导流板相对悬吊在吸风口下方且遮盖风扇。
所述导流板加工制成弯弧板状,而其周边渐次往中央形成略为外凸的弯弧面。
所述导流板中间位置处向下冲压延伸一集油口,集油口下方再组设一集油杯。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大大提高排烟效率。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构造、运用的技术手段及所预期达成的功效,兹举数个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详细说明如下,相信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及其它特点,可由此而得到深入而具体的了解。
图式的简单说明:
图1习用排油烟机排放油烟的状态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直立式排油烟机与导流板间的外观分解图。
图3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直立式排油烟机排放油烟的状态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直立式排油烟机排放油烟的正面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吸顶式排油烟机与导流板间的外观分解图。
图6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吸顶式排油烟机排放油烟的状态示意图。
首先,请配合参阅图2、3所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一种直立式排油烟的全周式导流板,该排油烟机10主要在其机壳11上组装有一导流板20,其中:该机壳11内侧约中央处并列设有两风扇12,该两风扇12相对于机壳11的内侧位置上各设有一吸风口111,相对外侧位置上则设有一出风口112,另外,该机壳11内侧前方处顺沿其周缘固设有一挡板13,该挡板13下方处衔接至一透空的集油孔14,同时、该集油孔14下方接设有一油杯15,以利收集油烟吸附的残油L,另外,该机壳10内侧相对于两吸风口111邻接位置上各设一固定孔1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松林,未经黄松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6353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