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控硅调光、调速实验仪无效
申请号: | 00263407.4 | 申请日: | 2000-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453496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0-10 |
发明(设计)人: | 王焕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 |
主分类号: | G09B23/06 | 分类号: | G09B23/06 |
代理公司: | 复旦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陆飞 |
地址: | 2004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控硅 调光 调速 实验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教学实验设备,具体为一种可控硅调光、调速实验仪。
目前,进行可控硅调光、调速教学实验,多数采用分立的元器件,实验手段陈旧,而且一般采用低电压36V或127V进行实验。这种实验元器件零散,操作不方便,而与实际差距较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结构简单紧凑、操作方便灵活、实验效果好的整体组合式可控硅调光、调速实验仪。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可控硅调光、调速实验仪,由可控硅调光控制电路、可控硅调速控制电路、控制基板组成。其电,可控硅调光控制电路由双向可控硅SCR1、双向触发二极管CTS1、电位器W1、灯P,电压表V、电流表A、电感L、可变电阻R1、电阻R2-R4、电容C1、C2、开关K1经电路连接构成,如图1所示。可控硅SCR1的发射极与双向触发二极管CTS1连接,CTS1的另一端连接于电阻R3与电容C2之间,电位器W1与可变电阻R1组成回路,电容C1、C2和电阻R3组成回路,R2连接于这两个回路之间,电容C3与电阻R4连接,且与SCR1并联,成为SCR1的过压保护电路。电感L连接于SCR1与电容C3之间,电压表V与SCR1并联,灯P和电流表A连接,并直接接电源。可控硅调速控制电路由电机M、可控硅SCR2、双向触发二极管CTS2、电位器W2、开关K2、电压表V、电流表A、电阻R5、电容C4和C5经电路连接构成。可控硅SCR2的发射极与双向触发二极管CTS2连接,CTS2另一端接电位器W2的触头,电阻R5、电容C5与SCR2组成回路,电容C4一端接电位器W2,电压表V与SCR2并联,电动机M和电流表A串联后接电源。开关K2控制电源开合。
上述可控硅调光电路是一种使用双向触发二极管触发双向可控硅的无滞后宽带范围的调光电路,它的调光原理是调节R1改变C2的充电时间,即改变SCR1的导通角,使流过灯泡P的电流和电压改变,实现调光目的。其中R2C1拓宽控制范围,调节R1(W1调至最大),整定在SCR1开通的临界点T。该电路的调压范围为5-95%之间,C3R4为可控硅的过压保护电路,防止因电网波动而引起瞬间变峰击穿可控硅。电路中串入电感线圈L,可将可控硅移向而产生的对同一电网中的电视机、收音机等的干扰减少。上述可控硅调速电路的原理为:闭合开关K2,220V交流电向电容C4充电,使双向触发二极管CTS2导通,导通角由电位器W2控制。电动机M随着通过CTS2的电流大小而加速或减速,电路中的R5和C5是抑制干扰的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6340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加热、加湿器
- 下一篇:省能环保的排废热气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