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变压吸附气体分离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0263040.0 | 申请日: | 2000-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455343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0-24 |
发明(设计)人: | 陈胜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胜飞 |
主分类号: | B01D53/047 | 分类号: | B01D53/047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郭中民 |
地址: | 32510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压 吸附 气体 分离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化工机械领域,适用于混合气体分离。
目前,变压吸附气体分离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必须采用压紧机构对吸附剂的压紧,从而避免吸附剂粉沫化的加剧,但由于受到压紧机构本身的可靠性的限制,压紧机构本身往往产生渗漏现象,导致压紧力不稳,使变压吸附气体分离装置的整体性能受到影响,往往产生故障,影响了生产。为了改变现有变压吸附气体分离装置的状况,需要重新设计一种新的变压吸附气体分离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设计一种无压紧机构的变压吸附气体分离装置。
本实用新型主要技术是在吸附罐的上端装有混合气体的进气管与进气阀,在吸附罐的下端装有产品气体的出气阀与出气管,在吸附罐的中部用螺钉固定一个废气收集管,收集管与吸附罐外的排气阀、排气管接通;废气收集管由多根管组装而成,而且管上布有多个通气孔。
本实用新型主要优点是:由于采用了混合气体由上端进入,产品气体由下端排出,并且吸附剂有自重,因此能保证吸附剂整体移动方向与其下沉方向一致,从而无须采用压紧装置,节约了制造成本,提高了工作可靠性。另外在解吸过程中,废气由中部排出,吸附剂的上、下层之间所受气流冲击力相抵,处于相对静止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附图给出。
图1是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断面。
下面结合图1、图2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细节及工作情况。
在吸附罐(3)里装满吸附剂,吸附剂为分子筛。在吸附罐的上端装有混合气体的进气管(1)与进气阀(2),在吸附罐的下端装有产品气体的出气阀(4)与出气管(5),在吸附罐的中部用螺钉(9)固定一个废气收集管(8),收集管与吸附罐外的排气阀(6)、排气管(7)相通。混合气体由于由吸附罐(3)的上端进入,产品气体由吸附罐的下端排出,因此气体的流向与吸附罐中的吸附剂的自重方向一致,也就是说吸附剂在工作过程中要不断的消耗,也就是吸附剂在工程过程中不断地粉沫化,随着吸附剂的消耗,吸附剂靠自身重量不断地下沉压紧,同时靠混合气体进口压力同样会得到压紧,因此本实用新型无须再用吸附剂的压紧机构。混合气体进入吸附罐后经过吸附剂的分离,把有用的气体从管道(5)中得到,不要的气体由吸附罐中部的排气管(7)排出。吸附罐(3)的吸附工作是间断工作,当混合气体进入罐时吸附工作开始,同时产品气体产生,也就是说进气阀(2)打开,产品气体阀(4)也打开,废气阀(6)关闭。反之,当进气阀(2)与产品气体阀(4)关闭时,吸附分离工作也停止,此时废气阀(6)打开,排出废气。废气收集管(8)由多根管组装而成,而且管上布有多个通气孔。吸附剂上吸附的废气通过收集管上的通气孔收集排到吸附罐外。由收集管安装在吸附罐的中部,吸附罐上层废气与下层废气都向中部流通排出,双方压力均匀稳定,因此排气合理。收集管(8)既可由多根管组装而成,也可做成收集箱、收集球,在箱与球上同样开有多个通孔,同样起到从中部收集气体作用。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收集管。排气管(7)、排气阀(6)只要与收集管,或者是收集箱或球相通,可以按装在吸附罐(3)的任何部位,都可实现排除废气的作用。收集管也可采用焊接方式固定上去,但本实用新型采用螺钉固定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是收集管,排气阀(6)、排气管(7)安装在吸附罐的中部位置。本实用新型主要优点是:节省了吸附剂的压紧装置,同时气流流向合理平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胜飞,未经陈胜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630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干砂浆储运罐
- 下一篇:一种带有水龙头的陶瓷洗脸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