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扳手无效
申请号: | 00262194.0 | 申请日: | 2000-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449876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9-26 |
发明(设计)人: | 谢世揆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世揆 |
主分类号: | B25B13/02 | 分类号: | B25B13/02;B25F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鲁兵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扳手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动工具,尤其指一种扳手。
图1是一种习知扳手的结构,该扳手10的握柄12于顶面及底面各设一凹陷区14,通常于该凹陷区I4中冲压有显示尺寸的数字,或品牌、材质等文字。该凹陷区14的设置使握柄12的断面呈凹凸状,具有强化握柄12结构的作用。然而,因制程上所限,该凹陷区14仅只设于握柄12的局部,未设方凹陷区的区域15是单纯的矩形断面,其强度不及具有凹陷区14处,使得扳手的整体强度不均,未设有凹陷区的部位15成为容易破坏损毁之处。
图2所示为晚近所问世的扳手16,其握柄18的表面相当光滑,藉以提高质感,其断面呈单纯的细条状,按材料力学原理,其结构强度反不如图1的扳手10的凹陷区14的强度高。
此外,习知扳手10、15的握柄12、18的表面平滑,容易与手部滑脱。而握柄12、18的侧面13、19厚度较小,与手部间的接触面积小,故作用于手部的应力大,易造成刺痛感。再者,习知扳手均为金属色泽,显得单调,没有特别的吸引性或识别性。
有鉴于上述习知产品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较佳的结构强度的扳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扳手,包含有:一握柄,其至少一端设有一供夹持螺帽、螺栓等的夹持部;该夹持部形成一夹持平面;该握柄的轴向上具有一第一平面,该第一平面的断面概与该夹持平面平行;其特征在于:它另包含有:两个第二平面,其沿握柄的轴向分别设于该第一平面二侧,并与该第一平面呈大角度相交,各该第二平面成型于握柄的所省长度。
该两个第二平面的端部邻接于该夹持部后缘。
各该第二平面至少于顶缘或底线凸伸出第一平面。
第二平面的外壁可设有凸纹。
第二平面于凸伸出该第一平面的部位,其断面的宽度系由外往内为递增。
该第一平面可设有透孔。
该第一平面与该等第二平面至少于该握柄的顶面或底面形成一容置空间;于该容置空间中可设有一防滑物质。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的优点:
1、握柄整个长度方向上断面均呈H形或称I形,整体强度均一,无强度较差的破坏区域存在,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
2、第二平面的外壁可设有凸纹,具有防滑功能。
3、第二平面的外壁较宽,易于握持且无刺痛感。
4、容置空间中防滑物质,使防滑性能更好,握持更舒适。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习知一种扳手的立体图。
图2为习知另一种扳手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4为图3的侧视图。
图5为沿图3的5-5剖面的剖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成型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9为图8的成型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1为图10的一种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12为图10的另一实施状态的局部剖面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受力分析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扳手20,主要包含有:一握柄22,于该握柄22两端各设一夹持部24、26,以供夹持螺帽、螺栓或类似物,夹持部24为开口状,而夹持部25则为套孔状。
该握柄22具有一第一平面30,概平行于该二夹持部24、26所形成的夹持平面;两个第二平面32,沿握柄22轴向设于该第一平面30的两侧,且各该第二平面32与该第一平面30呈大角度相交,例如90度。各该第二平面32成型于握柄的所有长度,使其两端可分别邻接于该二夹持部24、26后缘A。各该第二平面32的顶、底缘均凸伸出第一平面30,如图4,形成适当高度。该握柄22在任何位置的断面形状均如图5所示,呈H形。
该两个第二平面32的成型方式系如图6所示,于握柄22的两侧各以一滚轮35滚轧,藉以于该第一平面20两侧成型出该二平面32。
就材料力学而言,该二第二平面32使握柄22的断面呈H形或称I形,而具有较佳的结构强度,同时,由于握柄的整个长度均布设有该等第二平面32,使握柄的整体强度均一,无强度较差的破坏区域存在,故强度优于习知扳手。
而该等第二平面32还可使握柄22两侧具右较大的接触面积,可提高握持效果,并可提高与手部的接触面积,减少作用于手部的应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世揆,未经谢世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621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